打开APP

苏州评弹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亭》简介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家中的封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忽一日,她那当太守的父亲杜宝聘请一位老儒陈最良来给她教学授课,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讲解《诗经》...

6157
《牡丹亭》

尝试用剧本阅读的方式走近中国四大古典戏剧(《牡丹亭》《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中华优秀文化原典,以吟诵引领更深层次的自由阅读,以吟诵还原汉诗文最本真的读书声音!期待方家指正,以文...

624672
评弹中篇《三约牡丹亭》

121791
寻梦牡丹亭

211.2万
昆曲●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此剧一经问世,便有许多传奇效果。据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折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由明至今,《牡丹亭》几乎成为昆曲之代名词——昆腔巍然曲宗,牡丹艳冠群芳,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165万
昆曲之牡丹亭

昆曲之牡丹亭 公众号zunmengxueshe回复昆曲加入昆曲社学唱昆曲

9265.3万
青春版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 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 杜丽娘和 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 紫钗记》《 南柯记》《 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 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剧情是:南宋时期的 南安太守杜宝只生一女,取名丽娘,年十六岁,...

4921.6万
昆曲《牡丹亭》

82.1万
牡丹亭白话版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长生殿》、 《桃花扇》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54123.7万
苏州评弹

苏州话,苏州评弹

20192.5万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

401.4万
苏州评弹

1841.8万
苏州评弹

人说江南是中国风骨和柔情代表,是易碎的玻璃。说到江南,便想到吴侬软语,才子佳人。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穿旗袍抱着琵琶的姑娘坐在青石板的路上低吟浅唱,亦或是身姿曼妙的女子举着油伞漫步在寂静的弄堂中。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却又那么美好。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官。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一起来听那诉说着江南风情的吴侬软语吧!

5825.5万
苏州评弹

583141.8万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2006年,苏州评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项目名录。 2008年及...

7767万
苏州评弹

6813.4万
苏州评弹

427.8万
苏州评弹

蒋派艺术于评弹艺术届如泰山北斗,乃一代宗师,中华瑰宝。蒋月泉,男,江苏苏州人。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1917年12月4日(农历十月廿)出生于上海。蒋派艺术魅力无穷,他说书官正,章法正谨,说表细致清脱,语言高雅凝练、幽默含蓄,表演潇洒传神,弹唱悦耳动听、声情并茂,后期更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成为书坛上最负盛名的大家,蒋派艺术也成为评弹中最重要的流派。  蒋月泉的书艺精湛,台风严谨,说表清脱,含蓄幽默,刻画描绘真切细致。所演现代书目,在表现人...

232.6万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以苏州方言为基础的传统曲艺说唱形式。发源于苏州,兴盛在上海,流行于江、浙、沪一带。2006年,国务院将苏州评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弹舞台布置简约,一屏风配以“一桌二椅”就形成了舞台表演...

27515.5万
牡丹亭-汤显祖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爛俗的才子佳人鴛鴦蝴蝶派橋段,硬是被古人的妙筆寫成了絕世的花。每一齣的唱詞都有可圈可點之處,更別說遊園,驚夢,尋夢那幾齣經典了。我敢說,讀一遍牡丹亭勝過看三百場詩詞大會了。只可惜,很多精彩的情節被這稀爛的普通話生...

994869
牡丹亭(白话版)

一个穿越式的神秘故事,一段梦境与现实互相交错的爱恋,一段动人心扉的时光旅程。如果你喜欢昆曲《牡丹亭》,又不太听的懂,先来听听我演播的白话版吧

19697
曹雅欣说《牡丹亭》

《牡丹亭》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但这故事的离奇性,你觉得合理吗?其中潜藏的细节,你都琢磨过吗?它与其他剧目的巨大不同之处,你注意到了吗?它又真的是表面看上去的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尾吗?杜父宁要死人也不要女儿的缘故,就是因为他固执无情吗?……从另一角度分析、探究《牡丹亭》的故事,才发现,人性、文化性、社会性,是这么的有意思。 曹雅欣从文化的视角全新解读《牡丹亭》人物故事,轻松好听,配以古琴和昆笛的戏曲音乐,令人如至牡丹亭畔的唯美花园,清新又深情。 曹雅欣个人微信公号:国学是活的By雅欣 (guoxueshihuode) 关注公号可阅读更多文字版全文。

105.2万
牡丹亭 汤显祖

111.4万
《牡丹亭》汤显祖

《牡丹亭》原文阅读

23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