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评弹名家徐玉兰

春香传 越剧 王文娟 饰 春香 徐玉兰 饰 李梦龙 陈兰芳 饰 月梅 筱桂芳 饰 房子 张菊华 饰 香丹 钱妙花 饰 卞学道 上海越剧院乐队 伴奏 1983年演出实况

徐玉兰(1921年12月27日 — 2017年4月19日),女,浙江新登人,杰出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1933年入新登的东安舞台科班学花旦,后改老生。1939年与吴月奎等组建兴华越剧社。她改唱小生的时间是1941年12月19日,地点在上海老闸戏院,当时是与施银花搭档。 1947年9月组玉兰剧团。与王文娟合作始于1948年。1952年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以《西厢记》获演员一等奖。1954年起加入上海越剧院。她的代表作有《北地王》、《西厢记》、《春香传》、《红楼梦》、《追鱼》、《西园记》等。徐玉兰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学生和传人有徐小兰、金美芳、刘丽华、汪秀月、钱惠丽、郑国凤,徐持平、翁荔英、钱丽亚、张小君、刘觉、汪涛、李燕等,其中以金美芳、钱惠丽、郑国凤、刘觉最具代表性。

越剧徐派是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老师创立。唱腔高亢激昂,热情奔放,刚柔并蓄,华彩跌宕。本专辑收录徐派宗师徐玉兰及著名徐派传人钱惠丽、郑国凤、张小君、金美芳、汪秀月、周伟君、于伟萍、邵雁、黄燕舞、许志英、杨婷娜等经典徐派唱段。欢迎关注...


越剧表演艺术家、著名小生徐玉兰在五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徐派唱腔。本专辑收录了89个唱段的曲谱,几乎囊括了徐玉兰所有代表性剧目的优秀唱段,各种唱腔和板式亦无所不包,可为集徐派唱腔之大成。...

详:徐派弟子联唱 汪喜喜、俞巧丽、蔡铁萍、李璐彦、郑亚萍、毛春梅、张华丽、汤丽芳《歌唱人民解放军》汪喜喜、俞巧丽《平凡的岗位》李璐彦《生活的道路》蔡铁萍《亮眼哥》郑亚萍《盘夫索夫》毛春梅《关汉卿》张华丽《是我错》汤丽芳名家联唱:单仰萍、章...

徐玉兰、吕瑞英、张桂凤

演员表林黛玉-王文娟贾宝玉-徐玉兰贾 母-周宝奎紫 鹃-孟莉英贾 政-徐天红(剧情介绍)林黛玉幼失双亲,千里迢迢投奔到外祖母家,表兄贾宝玉与她两小无猜,情投意合。宝玉的父亲贾政望子成龙,但宝玉却蔑视功名利禄,与“戏子”琪官结交,由此贾政...

徐玉兰、王文娟版

徐玉兰、王文娟1962年电影版越剧《红楼梦》

《红楼梦》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故事改编的舞台剧,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被搬上了越剧舞台。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扬,各场中的主要唱段几乎全数成为经典名段传唱至今,尤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段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它是越剧舞台上一...

越剧皇帝与村姑·上海音像出版社磁带录音(主演:徐玉兰 王文娟 汪秀月 孟莉英)

徐丽仙(1928—1984),女。苏州弹词女演员。江苏苏州人。九岁随养母习弹词。十五岁后在浙江一带演出。建国后,任上海评弹团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徐丽仙在“蒋调”、“徐调”基础上创“丽调”。擅演曲目有《罗汉钱》、《新木兰辞》等。有《徐丽仙唱腔选》。



(一)评弹 名家蒋月泉(一)(二)评弹 名家蒋月泉(二)(三)评弹名家张鉴庭张鉴国[1](四)评弹名家张鉴庭张鉴国[2](五)评弹名家徐丽仙01(六)评弹名家徐丽仙02(七)评弹名家朱雪琴(八)评弹名家朱耀祥调李仲康调(九)评弹俞调唱腔选(十)评弹...



苏州评弹《十三妹》30回 徐剑虹 不是我不想写专辑简介,实在是敏感词太多了 苏州评弹《十三妹》30回 徐剑虹 不是我不想写专辑简介,实在是敏感词太多了 苏州评弹《十三妹》30回 徐剑虹 不是我不想写专辑简介,实在是敏感词太多了 苏州评弹《十三妹》30回 徐剑虹 不是我不想写专辑简介,实在是敏感词太多了 苏州评弹《十三妹》30回 徐剑虹 不是我不想写专辑简介,实在是敏感词太多了 苏州评弹《十三妹》30回 徐剑虹 不是我不想写专辑简介,实在是敏感词太多了 苏州评弹《十三妹》30回 徐剑虹 不是我不想写专辑简介,实在是敏感词太多了

来源于B站up主评弹修炼手册,按顺序整理为音频,方便收听。有些节目用手机放音质很差,但是用电脑放声音就清楚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国家图书馆郑振铎旧藏野花老人撰《新编白蛇传雷峰塔》,近来已经翻刊影印,内封虽题“崇祯庚午仲夏”字样,但据考还应是乾隆年间作品,词事和乾隆年间云龙阁刊《新刻东调雷峰塔白蛇传》、《新编宋调全本白蛇传》并无多大区别。这几个现在可以看到的早期唱...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以苏州方言为基础的传统曲艺说唱形式。发源于苏州,兴盛在上海,流行于江、浙、沪一带。2006年,国务院将苏州评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弹舞台布置简约,一屏风配以“一桌二椅”就形成了舞台表演...


人说江南是中国风骨和柔情代表,是易碎的玻璃。说到江南,便想到吴侬软语,才子佳人。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穿旗袍抱着琵琶的姑娘坐在青石板的路上低吟浅唱,亦或是身姿曼妙的女子举着油伞漫步在寂静的弄堂中。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却又那么美好。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官。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一起来听那诉说着江南风情的吴侬软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