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伯牙摔琴骆玉笙



骆玉笙(1914.8.31—2002.5.5),艺名小彩舞,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 骆派 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其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丑末寅初》、《红梅阁》、《子期听琴》、《和氏璧》及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演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等;曾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

鼓曲大师骆玉笙 - 京韵大鼓珍版

骆玉笙(1914年8月31日—2002年5月5日),1914年8月31日出生于江南地区,京韵大鼓演员,京韵大鼓“骆派”创始人。1918年,开始配合养父演出杂耍。1923年,开始学习京剧和京韵大鼓,并取艺名小彩武。1931年,正式开始演唱京韵大鼓;同年,将艺名改成“小綵...

骆玉笙(1914.8.31-2002.5.5),艺名小彩舞,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是一部话本作品,作品讲述了古代非常有名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收录在《警世通言》中。故事讲了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锺子期,锺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

骆玉笙(1914年8月31日—2002年5月5日),艺名小彩舞,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其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丑末寅初》《红梅阁》《子期听琴》《和氏璧》及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等;曾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一起领略古文的韵律美吧!古文诵读的小学生前来报到!请多指教^^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今日听在下说一桩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们,要听者,洗耳而听;不要听者,各随尊便。正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





京韵大鼓又叫“京音大鼓”,广泛流行于河北省和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


陆倚琴,名骆倚琴,女,1934年6月出生,天津市人。骆玉笙的入室弟子。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韵大鼓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作品《剑阁闻铃》《丑末寅初》《大西厢》《红梅阁》《打虎上山》《椰林红旗》《急浪丹心》《渔家女》《台湾信鸽》《白妞说书...

陆倚琴,女,1934年生人,京韵大鼓演员。她是京韵大鼓艺人小彩舞(骆玉笙)的养女,曾名骆倚琴,9岁成为骆玉笙的养女,自然是骆玉笙的入室弟子。由于曲艺界的规矩,不能拜自己的父母为师傅,于是,1950年拜程树棠先生为师,学习舞台身形表演。1951年,她参加了天津市曲艺工作团。为求深造,1952年考入中央歌舞团,1955年调回天津市曲艺团,期间她接受了专业的声乐学习,掌握了科学发声法,对其后来的表演风格形成有很大的作用。1983年,在骆玉笙老师的安排下,与刘春爱、姜美艳三人...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陆倚琴,1934-2018,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志扬小盆友曾经的本尊。为纪念陆倚琴老师,方便志扬小盆友平时听段子,设立这个专辑。这个集子里的节目,每个曲目只选择一版,其中有完整版的,用的都是完整版。排列顺序,以传统节目(含骆派的保留性新曲目)在前...

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京韵大鼓是中国曲艺曲种之一,起源于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形成于京津地区。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