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音摇滚乐队

J-Rock | 史诗级摇滚乐队指南

Victor厂牌下J-Rock老牌乐队大赏。其中包括了日本地下摇滚元祖之一的“头脑警察”、80年代超强阵容摇滚乐队Boøwy以及老牌视觉系乐队BUCK-TICK。

278
《摇滚乐队》一分钟高清短视频

382773
南音(泉州南音,弦管,南管)

泉州 南音 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 汉族 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 闽南 及台湾、 南洋群岛 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 南乐 ”、“南管”、“弦管”,被称为汉族 传统音乐 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

12248.1万
南音(泉州南音,弦管,南管)

泉州南音,769抢救南音中倍内外对16首曲

540235.9万
地水南音

广东地区的粤语说唱,包括地水南音、木鱼 、龙舟 和粤讴 四种歌体。它们以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水南音的的弹唱者多数是失明人士,因为听众觉得这样便不会泄露自己的身份。男弹唱者称为瞽师;女的则称为师娘。香港著名的南音演唱者有杜焕...

51.3万
我们陌生多久了(摇滚版)-逆向时钟乐队

我们从窗台的花谈到宇宙爆炸 却找不到机会拥抱一下我们又陌生多久了如果我看你像是在看即将轰然坍塌的一座城池那从城墙的第一道裂痕开始我就会想要闭上眼睛黄昏时的树影 拖的再长也离不了树根思念就像是藏在海螺深处看来虚空 却蕴含了整个海洋的潮声只要侧...

171
泉州南音

3531.7万
泉州南音

651.6万
广府南音

345.7万
泉州南音

“南音响起,犹如穿越到了千年之前,它悠远、多情、雅致……南音的音色仿佛古画,隐约浮现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伴着潺潺地流水声,奈何每一个音都是滑向消逝的,被唤醒的记忆没来由随之而去,寻寻觅觅中那深远的记忆来自何方?也许那就是我...

1099498
《欧美十大经典摇滚乐队》精选代表作

9331.1万
闽南音乐

7672
华语乐队指南 | 感受英式摇滚的独特魅力

听国人演绎英伦风,带你重温英伦摇滚的优雅与精致。

202522
南音指尾清唱

“南音指尾”通常由南音指套的末一节或二节奏起,除了用于南音活动开场“起指”清奏外,也经常作为“散曲”演唱。指套于清奏时虽不演唱,但旋律依字行腔,乐器演奏者依然于心裡默唱曲词,因此指套的学习必须要从扎实唱好曲词开始。

56.5万
南音(弦管阁)

听南音 品弦管,泉州弦管

746.6万
南音伴奏带

听南音 品弦管 南音伴奏带

7436万
❤ ’Lube - 俄罗斯的流行 摇滚乐队

Любэ/Lube/柳拜(音译),俄罗斯的流行-民谣-摇滚乐队,被誉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俄罗斯最杰出、最伟大的乐队。由于其对国家在文化和艺术领域及对巩固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乐队主唱尼古拉·拉斯托尔古耶夫和已故的伴唱阿纳托利·...

68.2万
摇滚

101203
南音小仓库

这里面是南音唱的歌,还有一些比较好听的歌曲,唱的不好哈,大家娱乐哈~~

78.4万
南音·战疫情

庚子新春,在新型冠状病毒这场汹涌来袭的疫情战场上,不仅仅有医生、护士、科研工作者、解放军战士、志愿者……每一位艺文工作者、南音艺术家、弦友也是这场战“疫”的一员,他们克服时艰,创作出一首首动人心弦的新南音,赞美逆行身影、歌颂凡人小事,都...

335918
卓圣翔原创南音

萃取南管精华雅韵,镶嵌唐诗宋词意涵。划时代乐章  | 《唐诗宋词南管唱》台湾南音名家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南音古乐的艺术之门2000年起,台湾南音名家林素梅与南音作曲家卓圣翔开创“唐诗宋词南管唱”,由卓圣翔精选唐宋以降经典诗词500多首,以101支南音曲牌入调,萃取南管精华雅韵,镶嵌唐诗宋词意涵,谱写划时代乐章《唐诗宋词南管唱》300多首。 卓圣翔:琵琶圣手,谱曲千首。卓圣翔,祖籍福建南安,落籍台湾。著名南音作曲家、琵琶演奏家,传艺足迹遍及东南亚国家、台湾、香港、泉州和厦...

255502
乐队的夏天离乐队有多远

     “乐队的夏天”是近期很火的一档音乐节目,引起了音乐人以及乐迷对它的关注。由好朋友”大汉“提议,石小飞、栗飞参与的关于这个节目的一次聊天。除了有些表达的欲望外,不无蹭热度之嫌。

37953
廣東南音專輯

廣東南音是流行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曲藝曲種,始於清末。包括:地⽔南⾳(通常算卦的⼈唱的,⼏乎絕跡,被視為南⾳的正宗)、戲曲南⾳(粵劇中的南⾳)、⽼舉南⾳(妓⼥唱的南⾳,已絕跡)。源於外省的南詞班且吸收江、浙的“揚州彈詞”等曲種的音樂經衍變、...

852.5万
厦门南音精英集

福建南音,源远流长,古朴典雅。南音,亦名弦管、南管、南乐、南曲、五音、郎君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起源于汉唐,肇基于五代,形成于宋元,成熟、发展于明清迄今,流行于闽南厦漳泉地区,并流播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人华侨聚集地,成为联系海内外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2006年福建南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2.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