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评书六祖惠能

金刚经·心经·坛经|禅宗六祖惠能的言行说教|修心

《坛经》《心经》《金刚经》是中国佛教经典的代表,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坛经》主要记载了禅宗六祖惠能的言行说教,奠定了禅宗的理论基础,使之成为流传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中国佛教宗派。《心经》《金刚经》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7665.9万
《坛经》禅语:六祖惠能传奇传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六祖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六祖坛经》只言片语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

6497.7万
读诵【六祖坛经】惠能

11905
郭继承精讲禅学原声|六祖坛经|心经金刚经|惠能大师

流传千古的经典,无不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人何以幸福”◇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禅宗中的哲学智慧,有哪些人生启示;◇ 面对复杂社会,如何安身立命,找准人生方向,收获幸福;◇ 面对现实纷扰,如何“养吾浩然之气”,提升精神境界。郭继承精讲禅宗中的人生...

15638.9万
惠能小课堂--坛经

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王德峰教授是个怎么样的人?1.他的课特别受复旦学生欢迎,被称为哲学王子。他讲课风趣幽默、口才绝佳,东西方哲学、艺术、红楼梦等内容旁征博引,讲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2.讲课时抽烟。据他本人讲,不抽烟就萎靡不振,思维不活跃。讲课时香烟袅袅,又能出口成章,口灿莲花,堪称一景。这既是复旦大学的宽容,也是他率性自然的风度,是一个佳话。3.研究范围涉及中西方哲学、艺术、佛学,又能融会贯通。听他的课,既听到哲学原理本身,又有一些艺术、历史的例子作为印证,可以领悟到哲学万王之王的美。他主攻西方哲学,却落脚到中国哲学。尤其推崇中国艺术中的性灵,让理工科的我眼界大开。总之,深邃、逻辑自洽。

879.7万
乔惠能量声音练习营

1281万
六祖坛

108035
六祖谈经

引导顿悟,获得无上智慧。

3055.8万
六祖禅话

介绍中国禅宗文化及历史

102796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1718万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经典,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慧能说,其弟子法海集录。是禅宗的主要经典之一。

103330
六祖坛经

书籍信息:六祖坛经》,全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核心经典,也是**唯一被尊为“经”的中国僧人著作**。它记录了六祖惠能大师的传法语录与生平故事,融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思想...

17832
六祖坛经

225.3万
六祖坛经

1093653
六祖坛经

增长智慧,圆成胜善根

542274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是禅宗的重要经典之一,由六祖惠能讲述,其弟子法海集记。该经典记录了惠能的言行和教诲,强调“明心见性”和“顿悟成佛”的思想。其内容包含哲学论述、修行指引及师徒对话,语言简洁而深具禅机。

253
六祖坛经

272423
六祖坛经

20994
六祖坛经

坛经是禅宗之纲。 本专辑逐句解读,理论结合实修,只讲祖师历代传承的正统佛法。

1697720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401508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的传奇一生

4912
六祖坛经

532059
六祖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卷)嗣祖比丘宗宝编 灵谷住持净戒重校韶州韦刺史,请师于大梵寺说法,师先说得法行由,次说摩诃般若波罗密义,并无相颂。次答实无功德之疑,次答愿生西方之问(要人净心则生净土,不是说无西方也)。次示定慧一体不二。次示一行三昧...

108619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六祖坛经》还主张唯心净土思想。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惠能反对离开世间空谈佛法,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六祖坛经》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

10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