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澧县大鼓郭霞玲唱段

京韵大鼓—闫秋霞

144.3万
郝艳霞西河大鼓专辑

郝艳霞(1923-2003), 著名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郝派”长篇书目重要代表人物。生前曾任天津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研究会会员。郝艳霞之父郝英吉(“郝派”西河大鼓创始人)原为“南口”名家王殿邦之徒,后又拜一代宗师马三峰之...

191.1万
新韵霞铁片大鼓专辑

新韵霞(1928-2006),女,本名徐秀英,铁片大鼓(一度曾称"乐亭大鼓")演员、曲艺教育家,"醋溜鼓王"王佩臣的亲传弟子。4岁随曲艺教师陆桐坡学唱天津时调和梅花大鼓,16岁在京津各杂耍场演唱,18岁在南市群英戏院与小岚云、郭荣启、马三立、张伯扬、王桂英等...

146117
阎秋霞京韵大鼓专辑

阎秋霞,女,京韵大鼓演员。白派京韵大鼓创始人白云鹏亲传弟子,白派京韵大鼓传承的关键人物。阎秋霞常演的传统曲目有:《探晴雯》、《黛玉焚稿》、《遣晴雯》、《宝玉娶亲》、《哭黛玉》、《太虚幻境》、《双玉听琴》、《连环计》、《金定骂城》、《孟姜...

1250.8万
【京韵大鼓】精彩唱段各版本合辑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曲艺团有限责任公...

1314.2万
大鼓妞

天资聪慧的山东女孩林雪梅随乡亲三伏逃荒流落北平,幸得被人们称作大鼓妞儿的女艺人靳大红相帮,引荐至“北弦王”金三省门下学唱大鼓。很快即学有所成,按照行内的规矩,艺徒头一次卖艺必须到妓院演唱,金三省带她来到八大胡同,“赏春楼”里的所见所闻令她大为震惊,妓女们与大鼓艺人供奉的竟然是相同的神祗,并亲眼见证了前辈章红宝的沦落,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日本人。 白丫头为生活所迫,每日去妓院“串邪钵”。德晓峰借债务逼娶白丫头,其父老贵贪恋钱财,昧着良心把亲生闺女推进了火坑。金三省...

501.2万
东北大鼓|郭子仪征西

247.8万
艳桂荣 西河大鼓《呼家将》唱段集锦

挚爱艳桂荣先生的西河大鼓,为各位爱听唱段的朋友们 特意剪辑出西河鼓书《呼家将》演唱片段。全集90回,此专辑五回唱段合成一集。陆续更新,感谢支持!

1813.9万
骆派京韵大鼓青年演员王榕彬唱段合集

15574
大鼓短书

729088
绛州大鼓

112320
艳桂荣 长篇西河大鼓书 唱段节选

从艳桂荣先生的长篇西河大鼓书《隋唐演义》、《呼家将》里截出来的唱段

4922万
大鼓——张志云老师大鼓合集

大鼓——张志云老师大鼓合集

383135.2万
王田霞先生西河大鼓专辑

王田霞(1930——2019)西河大鼓艺术家,她出身西河大鼓世家,自幼随父亲王德臣学艺,11岁开始为父亲伴奏,17岁正式登台,此后辗转北京、天津、齐齐哈尔、营口、张家口各地演出,在观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2019年4月1日,王田霞先生逝世,享年90岁。本专辑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西河大鼓艺术家,把王田霞先生生前电台资料,以及在家排练的珍贵录音整理发布,以表达对先生的怀念。

111.4万
大鼓书

牛崇光: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宿迁市政协委员 宿迁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宿迁市曲艺队队长 ,苏北大鼓领军人,苏北大鼓第八代传人,江苏省“苏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被苏、鲁、豫、皖观众誉为大鼓状元,鼓坛泰斗。他吐字狠、准,唱腔优雅,能钻善学,牛崇光演唱的《无艳春秋》、《凌霄汉》、《东汉》、《战军山》等数十部长篇书目.

338105.3万
西河大鼓

3481.8万
滑稽大鼓

        滑稽大鼓是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 约于1920年前后形成。其音乐唱腔基本上与京韵大鼓相同,但曲目内容全为滑稽可笑和寓意讽刺的故事,表演上也结合各种滑稽动作表情。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        滑稽大鼓如京剧中的丑行,滑稽诙谐,但不能过火,否则矫揉造作,流于粗鄙庸俗,京剧生、旦两行名家辈出,丑行有一定造诣者则不多见。滑稽大鼓亦然,数十年来驰骋曲坛者,屈指不...

194万
大鼓书

410.6万
大鼓书

913万
西河大鼓

8112.1万
西河大鼓

32504
大鼓书

133941.1万
潞安大鼓

        潞安鼓书是一种山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发源于山西长治。长治在清代为潞安府建制,因以得名。现在流行于长治市及长子、屯留、壶关、潞城等县。       潞安鼓书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董祥五等联络潞安府八县的百余名艺人成立“盲子队”,即鼓书艺人的演出活动班社,后来发展成为行会组织“三皇会”。据此,一般认为至迟在清代中叶潞安大鼓就已经形成了...

43.2万
西河大鼓

24549.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