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增蕙单弦唱段录音
经典戏剧,致敬传统西河大鼓 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370余篇。内容大部分是历代...
小时候的我们,学古诗时都是懵懵懂懂的,长大工作后都忘的差不多了!现在我们的宝贝长大了,开始了我们的学习路程。让TA带领着我们重温儿时的古诗词,陪伴TA成长……
希望听到心声
分享经典好书,寻找生活智慧!
马增芬,女,1921年出生于北京,西河大鼓演员。五岁随父马连登学艺,七岁登台,曾在平、津一带演出。建国后,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擅唱短段,与其父共创西河大鼓"马派"唱腔。擅演曲目有《薛...
宝贝练习
姐姐临阵脱逃,我迫不得已代姐姐嫁入深宫,从此与未婚夫成为陌路人,与姐夫的大小老婆们展开争斗
张蕙兰以柔和的嗓音指导我们进行瑜伽呼吸冥想技法,将您从喧嚣扰攘的繁忙生活中带入一片安宁的绿洲。其后的瑜伽语音冥想曲如同温婉的清瀑,不仅涤尽所有的压力、烦恼和焦虑,还使我们思绪清晰,心绪祥和。
先贤智慧的流传,就像奔流不息的江河,就像盛开不败的花朵,跟我来吧,等着你噢!
马增锟,评书艺术家,生于1930年,马连登之子。自幼读书,直至中学毕业,后随父学习评书,并向三弦圣手白凤岩学弹三弦,曾为西河大鼓、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单弦等曲种伴奏。罗家将为隋唐时期的著名将侠,罗家将整体将门灿烂,武艺高强,并且具有令人敬仰的高风亮节,他们为大唐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马增锟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说书完整而不平淡,平中见奇,整中见巧,雅而不滞。擅"贯口",说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断,却又字真句清,在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他能连用赋赞,赞文臣神采脱俗,赞武将威风八面;几百句,数千字,语似连珠脱口而出,流畅动听至极。其评书用典极多,经常引用《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里的典故,传播知识,言必有据;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语言诙谐,雅俗共赏。可以说他完全承继了其父衣钵,同时有所创新。因此听众称他的评书属于"端正派"。
1984年彭蕙蘅从省艺校毕业时,省里决定以彭蕙蘅所在的班为基础,在河北梆子剧院成立青年试验团。从此,彭蕙蘅就成为了一名河北梆子演员,每年都要随团深入基层演出近200场。“当时,老乡们的生活还很艰苦,但我们一到,他们便拿出最好吃的东西给我们,自己...
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片美丽的塞上江南——宁夏。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蜿蜒五百里的贺兰山,是父亲一般伟岸的天然屏障,阻挡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风沙。独特的地理风貌,多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纯正、质朴、安静的...
内心独白,呼唤与听者的共鸣。不忘来时的路,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1920年至1922年,由王静之先生写的诗。1922年出版,曾经重印过5次,现在删减的2/3,剩下51首并将《寂寞的国》1922~1925年的诗歌,删弃1/3,剩下60首,两册诗集汇成一本。这份合集于1957年9月第1次印刷。《蕙的风》原稿在1921年鲁迅先生曾看过,有不少的诗...
如天鹅在安宁湖上优雅徜徉 毫不在意堤岸上的喧嚣 聆听瑜伽语音冥想曲 让我们将压力焦虑抛诸脑后 悠然自得徜徉在 安抚人心的超然语音中
《瑜伽-气功与冥想》一书与悠久古老的瑜伽艺术一样,不但经得起且早就通过时间的验证了!张蕙兰女士随着柏忠言先生把瑜伽精由此书介绍到了现代中国,也经由他长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蕙兰瑜伽电视系列,使许多人都有很亲切的称呼,张蕙兰老师是当代中国的...
常澍田(1890—1945),单弦八角鼓艺人,北京人,满洲镶黄旗,郎佳氏。出身于八角鼓世家,父亲明五和三伯父明三、四伯父明四都是唱八角鼓的,明四(明永顺)还是明亮堂的班主。常澍田自幼从三伯父学唱大鼓兼习三弦,又从四伯父学唱单弦牌子曲。12岁起就随其父到票房走局演出。大约在宣统二年(1910年)以后由票友身份正式下海成为职业艺人,与刘宝全、金万昌、韩永禄等结为盟友并长期合作演出。民国十五年(1926)三十六岁时,经同仁堂药铺老板乐松生引荐拜单弦牌子曲大家德寿山为师,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