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清音经典唱段

李胜素老师扮相俊俏,秀丽动人,音色圆润优美,唱腔甘醇有味,行腔舒展自然,表演洒脱,功底深厚,有大家风范,颇得梅派神韵。

京剧名家经典唱段

陈少云,国家一级演员,上海京剧院著名麒派老生,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少云出身梨园世家,师承方航生、侯育臣、达子红等,工文武老生。后向著名麒派老师张信忠、明毓昆、杨派老师曹世嘉学戏,1980年拜著名麒派老生赵麟童及戏剧导演阿甲为师,...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老师唱段嗓音甜亮,梅派韻味浓厚,越听越听到心里甜滋滋的,令人神往,心情激动,心情舒畅,给我们广大戏迷带来无尽的享受,老艺术家们的艺术精髓是长期实践的结晶,他们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得到了广大戏迷的赞尚

梅妃:【二黄慢板】 别院中起笙歌因风送听, 递一阵笑语声到耳分明。 我只索坐幽亭梅花伴影, 看林烟和初月又作黄昏。 惨凄凄闻坠叶空廊自警, 他那厢还只管弄笛吹笙。 初不信水东流君王薄幸, 到今朝才知道别处恩新。 【摇板】 怨长门藏不尽我孤陋影 回宫去仍对着照影寒灯



20世纪的第一个50年,是中国京剧的鼎盛时期,著名的“四大名旦”、前后“四大须生”都产生于这个时期。但是,很多京剧名家也都凋谢于这个时期,后人欣赏他们的艺术,只能靠他们当时留下的一大批老唱片了。当时有名的演员,大都在高亭、百代、蓓开、胜利等...

20世纪2、30年代,京剧老生演员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各自创立了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被称为“四大须生”。20世纪30年代末期,高庆奎因嗓疾而渐渐退出舞台,谭富英崛起替换了高庆奎。余叔岩和言菊朋均于20世纪40年代先后去世,杨宝森、奚啸伯声誉日盛,在专业和票友中影响颇大,“四大须生”的提法随即有所变化,“马、谭、杨、奚”的称谓在民间广泛地流行起来。即: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为了和余、言、高、马四大须生区别,誉之以“后四大须生”。至此,京剧史上...


学赏戏曲之美





阎桂祥,著名京剧演员,工青衣、花衫。其生于1947年,祖籍北京。丈夫是谭派老生谭孝曾,儿子是京剧新星谭正岩。阎桂祥曾荣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北京中青年京剧演员“振兴杯”电视大赛十优演员等荣誉。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周信芳(1895年1月14日-1975年3月8日),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他吸取了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汪笑侬、王鸿寿等前辈的艺术特点,又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开创了独具一格的麒派艺术。言菊朋(1890年12月19日-1942年6月20日),蒙古族,姓玛拉特氏,...

谭孝曾,1949年出生,著名京剧老生演员。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成员。梨园世家,谭门第六代嫡传人,系京剧名角谭富英之孙、谭元寿之子。第23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和中美文艺贡献奖获得者。历届CCTV全国青京赛评委。近年来,多次出访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谭孝曾的妻子阎桂祥是著名京剧青衣、旦角演员。2018年10月2日至10月8日,参加的节目《2018中国戏曲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

周信芳(1895年1月14日-1975年3月8日),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出身艺人家庭,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浙江慈城(今浙江省慈溪市)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信芳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等职位。 周信芳的代表剧目有《徐策跑城》、《乌龙院》、《萧何月下追韩信》、《香妃》、《董小宛》等。

京剧名家汇总,聚集了京剧各派名家的经典唱段,以静场录音、唱片、专辑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