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寡妇征西西河大鼓

宋朝五代英宗在位,杨文广战亡,杨家挂绝子牌,西夏国造反,以宝赖邦兵困东京,杨文广儿杨怀玉、杨怀芳、杨怀仁、杨怀廷认祖归宗,东京解围,穆桂英再挂帅印,率十二寡妇、四个孙子,西征要表还朝。扬琴戏《十二寡妇征西》张银侠 刘汉飞演唱共5部50集。 之一《杨怀玉认祖归宗》 10集 之二《杨家将兵困西凉》 10集 之三《佘太君挂帅出征》 10集 之四《杨门女将兵进西凉》 10集 之五《要表还朝》 10集 下接十二寡妇征西 续集 《穆桂英四下西凉》 ...

杨门女将忠烈保家国挥军义勇顽抗外族侵西夏向宋发动攻击,忠勇的杨宗保率兵迎战不敌,未几更传来战死消息。保妻穆桂英遂率领杨门孤寡十二女将征西,奋力顽抗外侮,保卫国土。奈何遭朝廷奸臣庞太师派来的杀手伏击,杨排风八妹更不幸被打落山崖。其后西夏王...

故事从北汉主刘钧摒逐忠臣,呼延赞出世起,到杨业归宋,杨宗保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夏为止。通过杨业一门世代抵抗契丹侵扰的事迹,贯串了反抗外族入侵,歌颂抗敌英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杨家将》与《薛家将》、《呼家将》构成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

翟立欣,当代著名西河大鼓演员

经典戏剧,致敬传统西河大鼓 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370余篇。内容大部分是历代...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早期,西河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如《杨家将》、《呼家将》等。西河大鼓进入天津后,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艺人,产生了北口朱...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早期,西河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如《杨家将》、《呼家将》等。西河大鼓进入天津后,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艺人,产生了北口朱...

河大鼓——呼家将全96集由艳桂荣老师演唱。

陈凤芸(常误作"陈凤云”),女,1937年生,辽宁辽阳人,西河大鼓演员。 她幼年拜左田凤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后拜入田荫亭门下继续深造,她的表演感情真挚,演唱韵味醇厚,说表生动自然,是当代不可多得的一位说书大将。 解放后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书...

郝艳霞(1923-2003), 著名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郝派”长篇书目重要代表人物。生前曾任天津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研究会会员。郝艳霞之父郝英吉(“郝派”西河大鼓创始人)原为“南口”名家王殿邦之徒,后又拜一代宗师马三峰之...

郝秀洁,女,1958年生人,西河大鼓演员,满族,辽宁人。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郝艳霞之女。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郝秀洁自幼学习西河大鼓,她演唱的《一百单八州》《相马》曾获两届天津市青少年基本功表演二...

绳宝珍,北京西河大鼓名家,师从蔡连贵,刘田利先生。

西河大鼓名家合辑!包含艳桂荣,马增芬,郝艳霞,田荫亭等等多位名家的唱段。




田荫亭 田派西河大鼓创始人 西河大鼓中的阳春白雪

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曲目,来自网络,硬盘已满无法存储,借此平台分享,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可删除...

纪永芬 ,1946年生人,西河大鼓演员,出生曲艺世家,自幼随父纪祥林学艺,其姐纪永霞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纪永芬原学三弦伴奏,后改学唱,拜师艳桂荣,是艳桂荣弟子中唯一一位长期活跃在天津舞台的演员,她是天津著名民营曲艺团体——雅盛曲艺团的主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