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快板

本专辑收录了1929年至2020年近百年间100首楚剧经典唱段,来自44位楚剧名家,其中男腔45段,女腔47段,对唱8段。录音来源:中国唱片公司数字化录音50段,楚剧影碟截取录音23段,武汉戏码公众号(武汉电台)录音8段,央视名家名段节目截取录音7段,楚剧老磁...

据前辈艺人口述整理的楚剧十三辙。据称共有十三个半辙,还有半辙俟查,望有识者告知。十三辙的作用:唱戏必须归辙,如果不懂得辙口,就不知道如何“归韵收音”,也就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理想。所以唱者必须掌握十三辙,使它在归韵收音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录一些快板小段 可以给播音生或者其他口才相关专业 做一个参考 单段分开录的 特别适合想一点一点练习 每天一分钟



湖北地方戏曲 楚剧 周泽浩 夏青玲 李敏慧


荣明祥楚剧专辑


楚剧旦行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前的男性演员一统天下到之后女性演员百花争艳的时代演进。作为第三代楚剧女演员中佼佼者的彭青莲,在其40多年的艺术人生里,先后主演剧目上百出,其中既有《蝴蝶杯》《双玉蝉》《孟丽君》这类传统的楚剧经典,也有《不准出生的...

不愿身为万户侯 只求笑声满人间

又空又念

楚剧,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是湖南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之一,1926年改称楚剧...


花鼓戏,是全国地方戏曲中同名最多的剧种。其中虽属叶红、李左《刘海砍樵》“湖南花鼓戏”最为著名。但湖南花鼓戏却是一个笼统的剧种概念,因为湖南花鼓戏根据流行地区的不同可细分为:长沙花鼓戏(益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衡州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因此,严格来讲“湖南花鼓戏”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地方剧种。通常所见到的湖南花鼓戏经典代表剧目如《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实为代表湖南花鼓戏的长沙花鼓戏中的剧目。但多数人并不能详细清楚地了解这些概念,所以人们一般所说的湖南花鼓戏其实就是长沙花鼓戏



他是西北笑星,被誉为“当代民谣大王”。90年代,他的录音磁带仅在兰州就创下了60万盒的销售纪录,迄今仍无人能出其右。他就是国家一级演员、西北“第一笑星”张保和。——本专辑为原盘高清修复专辑。

自己平时练习的段子,用于学习交流,请大家多支持!


山东快板是一种平词说唱艺术。发源于山东。是中国曲艺曲种。因用两块大竹板儿(大板儿)和五块小竹板儿(节子板儿)而得名。大小竹板儿合称为"七块板儿"。传统快板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快板,还有快板书。表现的艺术特点是短、明、快。通常表演剧目是根据历史演义或者神话传说改编而成。随着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快板书也与时俱进,创作出一些现代段子,通常都是教育人们知书达理、明辨是非的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