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鼓词戏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 [1] 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1] 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嘉人,姓戴氏。出家遍探三藏。精通天台之止观。后诣曹溪六祖,言下契悟,一宿而去。时称“一宿觉”。翌日下山,回温江。学者辐辏。号为“真觉大师”。唐睿宗先天元年入寂,赐谥“无相大师”。着“证道歌”一首。又有《永嘉集》盛行于世。...












永嘉禅师(公元665年—713年),永嘉(今温州)人,是六祖惠能的法嗣,禅宗称之为“第三十四代真觉禅师”,法名玄觉,号明道。大师俗姓戴,幼年出家,初在永嘉龙兴寺为僧,遍览佛学经典,由于地域影响,首先参学天台宗,精研止观圆融法门,后无师自悟心地...



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省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大约在唐时起源,宋、明、过度期,清代中期已见流传。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皮散客鼓词》 (明末·贾应宠) 贾应宠:字思退,一字晋蕃,号凫西,又号澹圃。署名木皮散客,又作木皮散人、木人、木皮子。山东曲阜人。 《木皮散客鼓词》,这是一本有关中国历史哲学的书,在清代是禁书,但是我们还是把它保存了下来,也许大家没有看过。贾应宠(字凫西,是明崇祯末年人)写的《木皮散客鼓词》,是用歌谣的体裁,以弹唱的方式来叙述我国历史。这本书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其中充满了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包含着高深的历史哲学意味及文学境界。讲中国的历史哲学,以朝代来计算,春秋、战国这两个时代,还是属于周朝的。周朝统治天下约八百年,汉朝约四百年,唐代约三百年,元朝八十多年。明朝约三百多年,清朝统治也两百多年。说乱世,魏晋南北朝乱了两百多年。其中历史最长的朝代,源远流长的是周朝有八百年。(摘自南怀谨《论语别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