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山东快书

最全高元钧遗作,罕见的《十字坡》,《快活林》

山东快书,又名“竹板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地方传统曲艺形式,也是华北、东北的主要曲种之一。 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不受场地限制,可随时演出,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景阳岗》《东岳庙》等。 山东快书最早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解放后发展遍及中国。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申报的“山东快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39。 在快书快板类曲种中,对传统作品整理起步较早的是《山东快书武松传》。该书是在一九五六年,由当时的中国曲艺研究会承办,组织了一个强有力的创作班子,根据上述三个口述、记录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整理,一九五七年八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署名为:中国曲艺研究会主编;口述者,高元钧、宋宗科、高铜武(即刘同武);整理者,马立元、马祥符、孙玉奎、沈彭年、陶钝、王尊三;记录者,肖亦五、何文超、高唐县文化馆。经过整理的这本《山东快书武松传》,共有12个回目。即《东岳庙》(四段)、《景阳岗》(两段)、《狮子楼》(四段)、《十字坡》(三段)、《石家庄》(两段)、《孟州堂》(两段)、《安平寨》(两段)、《快活林》(两段)、《飞云浦》(三段)、《鸳鸯楼》(一段)、《蜈蚣岭》(一段)、《白虎庄》(一段),共计27个唱段、8100多句唱词,具有近二十万字的篇幅。整理过的《山东快书武松传》,使有关武松的故事更加丰富、充实了

山东快书,又名“竹板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地方传统曲艺形式,也是华北、东北的主要曲种之一。 [1] 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不受场地限制,可随时演出,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景阳岗》《东岳庙...

十六回目四十七折完整版长篇传统山东快书《武松传》自信一身能杀虎浪言三碗不过冈报兄诛嫂真奇特赢得高名万古香

长篇快书《武松传》,赞我民族好儿男!敢打世间抱不平,英雄美名万古传!高派山东快书4代弟子演唱录制。一人一嘴道尽武松英雄事迹,双手双板打出水浒侠骨柔肠!扣扣相环的故事情节,幽默风趣的语言,鲜明的人物性格,巧妙的设计,精彩的节目带您进入不一样...

山东快书,又名“竹板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地方传统曲艺形式,也是华北、东北的主要曲种之一。

001、《燕子李三》第一回李少杰002、《燕子李三》第二回 王印权003、《燕子李三》第三回 常志004、《燕子李三》第四回 陈永忠005、《燕子李三》第五回 张志宽006、燕子李三1-6回_1984年天津_中国大剧院

这是一部描写许世友将军传奇故事的山东快书作品。叙述了许友友幼年深受地主压迫,从小就具有反抗意识;青少年时期入少林寺学艺八年,学得高强的少林武功,并因勇救坠崖采药女、智杀袭扰寺院的匪首而蜚声寺内外;离开少林后,他施绝技慑服欺行霸市的肉铺老板,打败横行霸道的武秀才,威镇县衙救出被捕的兄长......


杨立德(1923-1994)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杨派”山东快书创始人。出生于曲艺世家,自幼学艺、以此为生,表演质朴豪迈、刚中带柔,极具齐鲁大地风格。擅演山东快书传统曲目,曾创作新段子《郝怀友》《取枪记》等,与张军合著《怎样表演山东快书》。

金文声(1930-2017)南路山东快书传人,艺术涉猎广泛、精通多种曲艺。本是军人家庭,机缘巧合之下投身艺海。自幼于山东济南富连成科班学习京剧艺术,后因青春期嗓音变化、改习曲艺,拜师徐教明习得南路徐州琴书与南路山东快书、拜师张起荣习得西河大鼓书,并...

孙镇业:四十多年的艺术生崖形成了幽默风趣、粗犷潇洒、热情奔放,刻画人物细腻准确,喧染气氛浓淡相宜的表演风格。

高元钧(1916-1993)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高派山东快书创始人。他自幼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演唱河南坠子维生。11岁至南京向老艺人戚永立学唱“武老二”,后随戚永立大弟子郭元顺精进表演艺术、几年后又得其师亲传,并且借鉴许多其他表演艺术门类之长处、丰...

武松传—山东快书名家孙镇业先生经典作品

荟萃传统曲艺精华,二人转、快板书,全新曲艺合集!您所熟悉的经典,您最喜爱的调调,您会喜欢的曲目......这里统统都有。经典二人转《大姑娘美大姑娘浪》、《茉莉花》,快板书《酒换油》等经典作品通通收录其中~生动诠释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经典内容+创...

马季(1934年-2006年12月20日),原名马树槐,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黄庄村,中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1956年,被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工作,并拜侯宝林为师学习相声,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担任首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策划和主持人。1984年创作相声《宇宙牌香烟》并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表演。198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刘伟、冯巩等合作表演群口相声《五官争功》。1989年获得首届中国金唱片奖。2006年9月,获颁中国曲艺牡丹奖...


马季,原名 马树槐,1934年8月2日出生于 天津市 宝坻区,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 1956年,马季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师从 侯宝林先生。1965年后,马季正式成为中国相声演员。80年代,马季把相声搬上以春晚为标志的晚会舞台,1983年被委任为第一届春晚总策划,1984年创作《 宇宙牌香烟》进入春晚,1987年马季创作群口相声《 五官争功》,1989年春晚表演相声《送别》。1991年创作相声《 训徒》,1996年创作作品《老少乐》。2003年10月3日,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马季出席并题匾。2006年9月,中国曲艺界的牡丹奖将终身成就奖颁给马季。2006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逝世于北京,享年72岁

马季(1934年8月2日—2006年12月20日),原名马树槐,祖籍天津宝坻,中国相声演员,中国相声第七代传人。

马季(1934年8月2日-2006年12月20日),汉族,原名马树槐,中国相声演员,中国相声第七代传人。1956年,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曲艺观摩演出会,凭借相声《都不怨我》获得了全国冠军 ,由此被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并推出了正式的相声处女作《打篮球》。1957年,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巡回演出"。1963年,创作了相声《画像》。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批斗。1973年,改编并表演了相声《友谊颂》。1979年,当选为中国曲协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83年,担任了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1984年,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相声《宇宙牌香烟》。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 。1987年,在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群口相声《五官争功》。1989年,获得了第1届中国金唱片奖 。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相声《老少乐》。2004年,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作了"告别演出"。2006年,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12月20日上午10点25分,马季因心脏病发作,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 。2007年5月,马季生前出演的民国情感剧《旗袍》播出。马季是中国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的新生面 。

马季作品合集



马季相声合辑,包含同郭启儒,郭全宝,刘宝瑞,唐杰忠,赵炎等不同合作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