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唱段大全

李宗义,自幼酷爱京剧,天赋佳喉。1927年在天津颐中烟草公司、正昌烟草公司工作,曾在河北电影院任售票员。同时经常在河北正风国剧社及城内著名的票房——中南国剧社票演。1936年拜天津“票界”三王之一王庾生为师深造。1939年正式“下海”搭班演戏,拜鲍吉祥为师。根据本身嗓音条件,以演高派戏为主,兼余、马诸派之长,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北京、天津、武汉、上海以及山东等地演出,甚得好评。在北京首场演出《探母回令》与李玉芝、李多奎、茹富慧、诸如香等名家联袂合作,大获成功。曾与姜妙香、傅...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


言兴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言派艺术的第三代领军人物 。前“四大须生”言派创始人言菊朋嫡孙,京剧名家言少朋、张少楼伉俪之子,梅派传人言慧珠之外甥。除家传真法外,他又涉猎声乐、越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广采博收。他嗓音清亮甜润,扮相英俊俊逸儒雅,气质洒脱豪放,身段潇洒风流,演唱严谨工整、文雅精细,表演大方。他对言派演唱技巧有深刻的研究、透彻的理解以及良好的驾驭能力。他继承传统,严格遵循言派老生唱腔“细腻委婉、刚柔相济,腔由字而生,字正而腔圆”的特点,又吸收了乃父传授的马派身段飘逸潇洒的长处。同时,在实践中融入自身特点,他的唱腔不骄不爆,腔高苍劲,圆柔而富于变化。无论是演唱正宗的言派传统戏,还是新编戏,都颇得“精巧细腻、跌宕婉约,在轻巧中见坚定,在朴拙中见华丽”的言派神韵。

孙毓敏,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亲传弟子,曾演出《红娘》《勘玉钏》等荀派名剧,她唱腔优美悦耳、舞台扮相俏丽妩媚,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是业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1940年出生于上海,7岁开始学戏,8岁登台客串《女起解》,先后师从赵绮霞、李金鸿、张君秋等。1959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分配到北京市荀慧生京剧团,拜荀慧生先生为师,长期担任主演。1963年调入梅兰芳剧团。曾一度瘫痪,后经艰苦锻炼重返京剧舞台,了解她的人说她“是对京剧事业的喜爱,才让她战胜病痛重返舞台,并成为了一...

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余派老生傅希如唱段合集...





薛亚萍,女,生于1946年。著名京剧旦角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张君秋艺术基金会理事。生在北京一个梨园家庭,外祖父是京剧名净李春恒,母亲李婉云也是京剧名旦,深受影响,自幼随母学戏,特别对张(君秋)派艺术更加酷爱。后经陈少霖引荐,于1962年拜张君秋为师。1968年入山东省京剧院任演员。



赵燕侠自幼在父母督导下练功学艺,后先后拜李凌枫、荀慧生、褚玉香、何佩华等名家为师学习青衣、花旦,学习了王、荀、梅派的艺术特点。1947年,19岁的赵燕侠组建“燕鸣社”,在京、津、沪等地演出,由她担任主演的《红娘》 、 《玉堂春》 《荀灌娘》等在继承荀派风格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性发展,唱、念、做、打别具一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燕鸣社”改名“燕鸣京剧团”,后于1961年并入北京京剧团,赵燕侠任副团长,多次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老一辈艺术家同台演出。赵燕侠经常...

程砚秋在其一生的艺术生涯中,勇于革新创造,舞台表演唱腔讲究音韵,注重四声,并根据自己独有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了一种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唱腔风格,形成独有的特点。他创作的角色,典雅娴静,恰如霜天白菊,具有清峻之美。

李世济出生于苏州书香名门。父亲李乙尊系上海名流,因父亲与程砚秋相识,1945年,11岁的李世济被程砚秋认为干女儿,并从此得到程砚秋的艺术亲授。从最初的念白到练脚步,程砚秋一步步把李世济带上了正统的程派道路上。12岁时,李世济的第一出戏《贺后骂殿》学成演出时,就博得了“小程砚秋”的美名。后李世济自己挑班组织李世济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演红大江南北。1956年参加北京京剧团,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大师同台合作。李世济老师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整理演出了多出程派剧目,形成了自己...

张火丁,1971年出生于吉林省白城。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剧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理事。启蒙老师王兰香。1989年毕业于天津戏曲学校,受业于李近秋、渠天凰、张芝兰、孟宪嵘等老师。同年考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受业于李文敏老师。1995年调入中国京剧院。1993年经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推荐,拜在程砚秋大师的得意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教授门下,成为关门弟子,得其真传。2001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研究生班。...


方荣翔(1925—1989),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市人。山东省京剧院花脸演员。本姓周,幼随继父姓方。6岁开始练功,16岁拜裘盛戎为师,专工裘派花脸。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赴朝。1956年入党。 1958年回国,担任山东省京剧团副团长。1986年,山...


杜镇杰,男,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生于1961年,祖籍山东省烟台市掖县。1974年入山东掖县京剧团学戏,197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刘盛通、王世续、李世霖、李甫春、杨韵清、叶蓬、吴泽东等,学习了《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空城计》、《击鼓骂曹》、《捉放曹》等剧目。1982年毕业后留在学校的实验京剧团。1986年调入北京京剧院,成为青年京剧团主演,期间曾得到马长礼(杜镇杰的岳父)的悉心指点。

王吟秋在与程砚秋先生朝夕相处的几年里,受到程先生的悉心传授,深得程派艺术的真谛。他的表演严谨有法,恪守矩矱,精湛完美;身段舞蹈、做工分寸准确,举止有谱;唱念吞吐考究,行腔刚寓于柔;四功五法头头是道。王先生特别着意于保持程派所独具的艺术风范,准确展现程派艺术特有的意韵,是程派艺术最具影响力的传人之一。...


马长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原名崇礼,祖籍北京。他幼年入北京荣春社科班学艺,出科后,向刘盛通学老生并私淑杨派,苦心钻研,颇得杨派艺术真谛。后拜谭富英为师,又得马连良(为马连良的义子)、李少春的指点,技巧更加娴熟。他博采众长,能演唱多种流派名剧。他演唱的《伍子胥》《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体现了杨派艺术典雅凝重、韵味醇厚的特点;他演唱的《四进士》《甘露寺》等,显示了马派艺术潇洒飘逸、俏丽多姿的风格。他还善于运用不同色彩的声腔塑造人物形象,在现代戏《沙家浜》中,将一个外表温文尔雅、内心狡滑奸诈的国民党特务刁德一刻画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