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器大鼓

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 ,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乃是乐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籁的。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为怀念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 ,编钟兴起于夏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农曲等民间曲调。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其音色独特淳朴,外观朴实、精致,简单易学,受到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每天晚上11点准时开始的节目,非常之好。


中国民乐历史悠久,传承千年。领略中国民乐的美妙与独特,感受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的壮丽景象。

喜欢一些乐器主播集合

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遗产非常丰富

民乐精选经典怀旧脑波


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乐合奏就是民族乐器在一起演奏。由多种乐器演奏,不论是齐奏型织体还是多声部型织体...



近日,由华夏民乐团精品演绎的《民乐大拜年》新春贺岁主题演奏专辑发布!12首佳作汇集了唢呐、笛子、板胡等民族传统乐器、吹打乐器,风格各具特色。华夏民族乐团前身为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始建于1964年,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与技术实力的民族管弦...


笛子,是古老的乐器,也是中国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

二胡,又名“胡琴”,始于唐朝,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二胡的表现力很强,有萧瑟缠绵、飞扬跳脱也有挥洒流畅,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风华国乐,弦音飞扬,喜悲由人,一曲动古今。


天资聪慧的山东女孩林雪梅随乡亲三伏逃荒流落北平,幸得被人们称作大鼓妞儿的女艺人靳大红相帮,引荐至“北弦王”金三省门下学唱大鼓。很快即学有所成,按照行内的规矩,艺徒头一次卖艺必须到妓院演唱,金三省带她来到八大胡同,“赏春楼”里的所见所闻令她大为震惊,妓女们与大鼓艺人供奉的竟然是相同的神祗,并亲眼见证了前辈章红宝的沦落,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日本人。 白丫头为生活所迫,每日去妓院“串邪钵”。德晓峰借债务逼娶白丫头,其父老贵贪恋钱财,昧着良心把亲生闺女推进了火坑。金三省...


经典童谣与民乐第一次美丽相遇!幼儿借声音探索语言,节奏清晰、押韵的经典童谣,最能吸引幼儿一念再念。《小球听民乐》收录25首经典童谣,精炼的韵文、好听的音乐,令幼儿听几次后就能朗朗上口,从中得到想象的快乐。国宝级演员曹灿和翟玉莹小朋友以祖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