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曲艺团梅花大鼓演员

20091006天津曲艺团京韵专场

20101001天津曲艺团十一鼓曲专场

20090501天津曲艺团乐队才艺展演

20091003天津曲艺团鼓曲青年二队演出

20091008天津曲艺团“美好的情愫”招待场

20070908天津市曲艺团广德楼演出

20101211天津和平宫和平曲艺团演出纪实

1983年天津市曲艺团30周年团庆,组织了一批节目,其中还到北京演出了一段时间,其中以京韵大鼓专场因为阵容强大,由骆玉笙、小岚云、小映霞领衔主演,而且多为传统节目,因此最为引人瞩目。中国唱片公司在qq音乐上分享了其中的部分节目实况录音,我拿出来...

1983年,为祝贺天津市曲艺团建团30周年、纪念曹雪芹逝世220周年,天津市曲艺团准备了一批红楼梦题材的曲艺作品,多为新编曲目,共组成了两台节目,分别在天津、北京公演,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参演者有:骆玉笙、花五宝、史文秀、赵玉明、曹元珠、陆倚琴、姚...

20090823天津市曲艺团红色经典演出第二场

梅花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产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于京津地区。解放前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艺人演唱则多见于拆唱节目中,专演此曲种者很少。最早有钟万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宝禄、王子玉等。自金万昌出,经其加工创新,这一曲种才焕发了新...

梅花大鼓,又称"梅花调"、"北板大鼓",是北方鼓曲的代表曲种,也是北京、天津地区特有的地方性大鼓曲种之一。梅花大鼓的创始人及名称来历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梅花大鼓为满清子弟所创,是文人在闲暇时娱乐的音乐曲种,因住在北京的北城,所以又称为"北板大鼓",传到南城后,因唱腔迂缓动听,很多专业鼓曲艺人也进行学习,并对"梅花调"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将速度放慢,音域变宽,丰富唱腔并加强伴奏,使梅花调在当时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兴的鼓曲曲种,后来又进一步改革,使唱腔有了"一字九转"之韵,唱腔悠...

湖北大鼓原称“鼓书”、“打鼓说书”、“打鼓京腔”、“说善书”等,是一门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是湖北四大地方曲艺之一。湖北大鼓可以一人说唱、也可以二人对口唱或者多人群口唱等,并有二胡、三…………

梅花大鼓,又称“梅花调”、“北板大鼓”,是北方鼓曲的代表曲种,也是北京、天津地区特有的地方性大鼓曲种之一。 梅花大鼓曲调优美,旋律悠长,唱腔悠扬婉转,咬字珠圆玉润,拥有自己独特的唱腔特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钗头凤》《琴挑》等。


籍薇,1956年生人,女,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大鼓的传承人,梅花大鼓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1987年籍薇拜梅花大鼓名家花五宝为师。她扮相秀丽、台风雍容华贵,她的演唱含蓄深沉、嗓音圆润甜美、柔中带刚、醇厚而舒展、富于感染力。1981年全国曲艺大赛(北方片)观摩演出、1986年全国新曲目大赛、1990年长治杯"全国鼓曲唱曲大赛"中演唱的《二泉映月》、《吉他魂》、《睡美人》均获一等奖,成为曲艺界唯一包揽"三连冠"的鼓曲演员。 现为天津市政协委员,全国曲协理事、天津曲协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说唱中心理事。享受国务院专家补贴。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张雅琴,女,1946年生人,梅花大鼓演员。花云宝的唯一一个弟子,卢派梅花大鼓第二代演员1960考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师从花云宝。"文革"后加入天津市实验曲艺杂技团,实验曲艺团解散后调入天津市曲艺团直至1996年退休。期间,曾于1985年举办个...


讲概念不如摆事实,甩数据不如解困惑,楼市智囊团出马,扫清置业路上的疑难杂症。

梅花调金派创始人金万昌(1870年-1942年),梅花大鼓演员。他13岁向韩万祥学唱木板大鼓,17岁开始在“堂会”上唱票,非职业艺人。20岁向文玉成学习梅花调,后与弦师苏起元合作,以此为业,悉心揣摩书情词意,刻苦钻研,革新曲调,五十余年从未中辍,在京、...



金万昌(1870年-1942年),梅花大鼓演员。他13岁向韩万祥学唱木板大鼓,17岁开始在"堂会"上唱票,非职业艺人。20岁向文玉成学习梅花调,后与弦师苏起元合作,以此为业,悉心揣摩书情词意,刻苦钻研,革新曲调,五十余年从未中辍,在京、津、宁等城市演出,负...

北京曲艺团相声合辑,主要是北京曲艺团的老艺人如高德明,孙宝才,高凤山,罗荣寿,王世臣,王长友等等以及历届学员的录音作品。


20100529天津刘派京韵大鼓专场


花五宝,本名张淑筠,1923年生人,卢(成科)派梅花大鼓演员。她幼年师从邱玉山学艺,十四岁登台,十八岁带艺投师于著名弦师卢成科门下,二十岁时已享誉京津曲坛,与花四宝、花小宝(史文秀)、花云宝(齐玉英)、周文如、花莲宝(刘淑一)等卢(成科)派梅花大鼓弟众子并称"梅花诸宝"。她嗓音挺拔脆亮,音域宽广,行腔圆润婉转,舒展自如,刚柔并济。吐字清晰有力,字腔相协,"喷、崩"得法,擅长以悠扬徐缓,起伏跌宕的长拖腔烘托意境,抒发感情。曾借鉴金万昌、白凤岩的唱法和声腔,同时吸收了姐妹艺术的某些精华,结合个人条件进行创新,形成了以华丽、委婉、妩媚为特色的个人演唱风格。

20090814天津众友团庆十年第二场

梅花大鼓,又称“梅花调”、“北板大鼓”,是北方鼓曲的代表曲种,也是北京、天津地区特有的地方性大鼓曲种之一。梅花大鼓曲调优美,旋律悠长,唱腔悠扬婉转,咬字珠圆玉润,拥有自己独特的唱腔特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钗头凤》《琴挑》等。梅花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产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于京津冀等地区。2014年11月11日,天津市申报的“梅花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