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鼓陈克宝

传承传统艺术,坚定文化自信!

刘宝全(1869年-1942年),男,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省深县人。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本专辑收录1925-1936年间灌制百代,胜利,蓓开,高亭唱片共52段,其中包括《古城会》《马鞍山》《南阳关》《百山图》《华容道》《宁武关》《乌龙院...

淮河,古称淮水,中国七大江河之一,中国南北地理环境分界线。作为淮河孕育下的阜阳、亳州、六安、淮南、淮北、宿州、蚌埠、滁州等安徽八市,一处处美景,一道道美食,还有那一项项凝结着人类文明智慧的非遗,就像一张张响亮的名片,讲述着各自的传奇故事...

安徽博物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268号,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6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局部1层,建筑高度37.7米,展厅15个,馆藏文物21.8万余件。新馆从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老馆则以陈列安徽近现代特色专题。建筑造型沧桑厚重,体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安徽博物院是安徽一标志性文化设施。作为毛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个省级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的新馆,“安徽博物院...

刘宝全(1869年-1942年),男,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省深县人。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作品有《大西厢》等20余段。 刘宝全七岁入私塾,读书之余,喜欢听戏和学着唱戏。九岁时,举家流落到河北关上。父亲刘能靠扎纸活、制冥衣为生,常向木板大鼓艺人王庆和学唱。刘宝全耳濡目染,也爱上了木板大鼓。为了生计,父子一起卖艺,父亲演唱,他弹三弦伴奏,慢慢地自己也学会了演唱。十五岁在天津拜名家宋五(宋玉昆)为师,继续学唱木板大鼓,又向琵琶名家陆文奎学弹琵...

绳宝珍,北京西河大鼓名家,师从蔡连贵,刘田利先生。


安徽庐剧

大鼓《地宝图》共55集 由张志云老师演唱张志云其他长篇大鼓书《张景龙私访》46集,《天宝图》105集,《地宝图》55集,《三十六侠寇公案》61集,《罗通扫北》115集,《十把穿金扇》81集,欢迎收听推荐书目 张志云大鼓书《张景龙私访》46集,《天宝图》105集,《地宝图》55集,《三十六侠寇公案》61集,《罗通扫北》115集,《十把穿金扇》81集,刘汉飞大鼓《九贞剑侠图》64集 《六珠侠女传》63集《刘金定下南唐》57集罗家将56集《金枪小五梅》...

小时候去黄山,被屯溪古镇、西递村、宏村震惊,竟然有如此诗情画意的地方。徽州之美深深印刻在心中,徽州有我遗落的梦。

安徽小调

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它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 这里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呈坎是皖南最古老、最神秘的八卦村,是自然八卦和人文八卦的空间形态和意识形态最完美的结合的产物。 呈坎鼎盛于宋、元、明三个朝代,明朝罗氏家族族谱记武载在朝为官者就达110多人。其中知...

歌曲《美在安徽》由唱作人张东朗历时两年数易其稿后创作制作完成,是一首献给7000万江淮儿女讴歌安徽的人文歌曲!歌词和词作人紫轩共同完成,把安徽代表性的人文典范及民俗美食浓缩写意在笔端,把大美安徽的诗情画意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谓字字珠玑,体现出了美在安徽、迎客天下的徽风皖韵之气概,真情的表达出了作者对家乡安徽的拳拳赤子之情。...


汇聚安徽艺术名家 诵读中国优秀作品这里是由喜马拉雅安徽运营服务中心和安徽省诵读俱乐部联合推出的《诵读安徽》节目,在这里汇聚来自安徽省、合肥市乃至全国的 语言艺术专家和喜爱诵读老师们的优秀作品,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敬请欣赏!也欢迎喜爱...


大鼓书-天宝图37-38

刘宝全(1869年-1942年),男,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省深县人。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学自宋五的段子有:《赵云截江》《马鞍山》(即子期听琴)、《乌龙院》《南阳关》《博望坡》《游武庙》《百山图》《丑末寅初》 学自胡十的段子有《大西厢》《...


欢迎收听《市场星报》喜马拉雅有声版!


安徽淮河流域地区地方传统戏曲,原名“拉魂腔”,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皖南的山水,皖北的风物,皖人的巧手,融汇一炉,烹煮三江春暖 。走遍14万平方干米,16个地级市精心呈现百余道美味,炖一碗黄山和九华的风,煮一份淮南和毫州的雨,眉间上,“徽”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