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皮快板程派
bilibili:迟误兰因(周三、周日更新)
程派程砚秋创立,旦角,声情美永的艺术特色。程派的唱腔别具一格。他严守音韵规律,随着戏剧情节和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唱腔起伏跌宕,节奏多变,要求达到“声、情、美、永”的高度结合。他的表演非常细致深刻,讲究舞台表现形式的完整与美感,同时注重贴近生活的真实。...
消费与生活密切相关。消费不只是花钱,更代表一种生活态度。了解市场趋势与热点话题,让消费引领生活风尚,同时发现更多的生意机会。资深媒体人与你一起关注生意与生活。关注主播或点击订阅,我们定期相聚在砺程派,想深度交流的朋友还可以加入听友群哦(V...
程派唱腔低音幽咽婉转低徊,高音靓丽秀美厚重,以气催声,跌宕起伏。柔里有刚、刚柔相济,藕断丝连、若断若续。整个声腔浑然一体,不见棱角,天衣无缝,流畅自如。程腔咬字演唱十分讲究,唱腔和过门多使用切分音。唱词用典精准,富有文学与哲理。演唱时用气引声,以字行腔,字中含腔、腔中有字,以腔传情,以情催声,一字一韵毫不含糊,认真严谨。学好程派不易,但努力学习,弘扬程派。
京剧程派本戏-红拂传
京剧程(砚秋)派唱腔集锦程砚秋派传人及再传弟子唱段与演出实况收录
京剧程派本戏-锁麟囊
京剧程派本戏-文姬归汉
京剧程派本戏-荒山泪
京剧程派本戏-鸳鸯冢
京剧程派传统戏-武家坡
张火丁,1971年1月24日出生于吉林省白城, [1]毕业天津戏曲学校,中国京剧青衣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文化部青联委员、原国家京剧院青衣演员、程派第三代传人、赵荣琛的弟子。代表剧目有《荒山泪》《锁麟囊》《红鬃烈马》《春闺梦》《秋...
张继安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研习程派。与许多程派名家有所接触,并幸运地得到了程派传人王吟秋先生的赏识,于1996年5月4日被王吟秋先生收为关门弟子,在程派的研习上,先后得到李文敏、张曼玲、陈宝贤、陈琪等名家以及夏邦琦、许继杜、应嘉夫等行家指点,从而使张继安先生更好的完成了习艺流程中的又一个转折,成功的走上了程派唱腔艺术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专辑所勃发的艺术魅力就是一个有力地证明,本专辑也供听众欣赏、学习,传播程派艺术。
京剧程派传统戏-玉堂春
【艺术家简介】王吟秋,著名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嫡传弟子,12岁拜在王幼卿门下并留居其寓所攻习青衣,起初师从诸如香学花旦,后又得王瑶卿亲传。1945年正式拜程砚秋为师,随师学艺,研习程派艺术。王吟秋受程先生的悉心传授,深得程派艺术的真谛。他的表演严谨有法,举止有谱,唱念吞吐考究,行腔刚寓于柔;身段舞蹈精湛,做工分寸准确;四功五法头头是道。王吟秋着意于保持程派所独具的艺术风范,准确展现程派艺术特有的意韵,是程派艺术最具影响力的传人之一。擅演剧目:《锁麟囊》、《荒山泪》、《春闺梦》、《金锁记》、《红拂传》、《碧玉簪》、《亡蜀鉴》、《窦娥冤》、《鸳鸯冢》、《青霜剑》等程派经典名剧。
赵荣琛(1916年一1996年2月18日)京剧表演艺术家, 京剧旦角。安徽太湖人。赵荣琛的嗓音亮而不失沉郁、凝重、清越高远;他的表演温文端庄、清淡静雅;他的唱念细致入微、凝重沉厚,创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他是宦门公子,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里,祖上一连出过四代翰林,太高祖赵雯楷是清朝嘉庆年间的状元,李鸿章一家三代都是赵家门婿。20世纪20年代随家北上,定居北京。自幼常随母亲看戏,对京剧产生了兴趣,上中学时,就是业余国剧研习社的积极分子。1934年他高中二年级时,山东省立剧院到京招生,他应试被录取进入京剧科赴济南学习。入学后初学小生,后从孙怡云学青衣,开蒙戏是《二进宫》。由于他会记简谱,接受快、成绩好,受到喜爱,接着又学《武家坡》;关丽卿也为他说了《六月雪》,技艺日增,实习演出赢得了济南观众的赞扬。在校期间向孙怡云学了《御碑亭》、《骂殿》、《三娘教子》、《牧羊卷》、《回荆州》;向郭际湘学习了《穆柯寨》、《战金山》;还向关丽卿学习了《二堂舍子》、《文姬归汉》等程派戏。在校期间还曾从张善庭、郭际湘学戏,从此,他对程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山东省立剧院迁往大后方重庆。赵荣琛是剧院的主力,毕业后,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大风剧社”,在重庆演出了《玉堂春》、《战金山》、《宝莲灯》、《探母回令》、《十三妹》、《御碑亭》等剧,这些戏都是按照程派路子演出的,当时曾被誉为“重庆程砚秋”。 经许伯明先生介绍,用通信方式得拜程砚秋为师,通过函授学习程派艺术。1946年在上海补行了拜师典礼。同年,梅、程两派为提携后辈,各率其弟同台演出了《四五花洞》,轰动了上海。一次演《龙凤呈祥》,前、中、后孙尚香分别由赵荣琛、梅兰芳、程砚秋扮演,赵荣琛演以唱工吃重的“洞房”一折,获得成功,上海报界纷纷盛赞程派后继有人。 在上海一年多的时间里,赵荣琛向程砚秋学了《荒山泪》、《春闺梦》、《碧玉簪》、《锁麟囊》、《金锁记》、《文姬归汉》、《青霜剑》等程派戏和《玉堂春》、《御碑亭》、《桑园会》、《贺后骂殿》、《二堂舍子》、《汾河湾》、《三击掌》、《四郎探母》、《弓砚缘》、《祭塔》、《战蒲关》等传统戏,技艺大进。1947年赵荣琛回到北京,用秋声社班底,以“大风剧社”的名义在北京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赵荣琛去大连、抚顺等城市演出,参加了东北京剧实验剧团,任艺委副主任。1956年调南京市京剧团任团长。1959年在北京参加了纪念程砚秋逝世一周年演出活动,演出了《荒山泪》。1960年调北京市青年京剧团任团长。1980年调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并兼顾问。1981年应美中文化交流委员会的邀请赴美国讲学,讲授中国戏曲与程派艺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培养青年演员孜孜不倦。20世纪 80年代致力于程派声腔、表演艺术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96年2月18日逝世。传人有著名程派青衣吕东明 张火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