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单弦
节目内容:故乡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你还在凉州吗?我在石羊河畔,祁连山下,期待与你相遇。曾和姑姑说起夜梦还乡姑姑说:故乡有我们最美好的童年是我们记忆的起点比如洮水西去不返,一年四季变幻所有的一切都顺其自然
【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西北凉州境内古浪县的乡村。神秘的水家大院上演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三小姐水英英与仇家二公子仇家远私奔、水二爷给亡儿办阴婚、仇家远提出在青石岭种草药、药草的疯长引起疯狂的药品争夺战、何家二公子何树杨被...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地址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票价描述 暂无 开放时间 其他 乘车信息 暂无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地址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公园路10号 票价描述 暂无 开放时间 全天 乘车信息 暂无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创作背景: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 注释; 1、凉州词:唐乐府名,《晋书 地理志》:“汉改雍州为凉州”,《乐苑》:“凉州宫词曲,开元中,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1] 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3、欲:将要。 4、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5、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3] 6、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7、君:你。 8、征战:打仗。 诗文解读: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创作背景: 地域 凉州在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位于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南靠白银市、兰州市,西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省会西宁为邻,东接宁夏省会银川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北有新疆乌鲁木齐是新疆的东大门,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金昌市74公里。武威市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总面积33238平方公里。 凉州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依次形成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和北部荒漠三个地貌单元,海拔介于1020-4874米之间。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11] 西汉扬雄的《凉州箴》中如是说“黑水西河,横截属昆仑。邪指阊阖,画为雍垠。每在季主,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并连属国,一护攸都。(《艺文类聚》六、《初学记》八、《古文苑》。案《初学记》八又把《雍州箴》割分此为《凉州箴》)。 注释: ①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即唐凉州都督府所在地(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②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③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④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1尺≈33.3333······厘米) ⑤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⑥何须:何必。 ⑦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⑧度:吹到过。 ⑨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⑩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诗文解读: 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呢?玉门关一代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啊!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谢芮芝(1881年-1957年),男,单弦演员、相声演员。北京人。谢芮芝的单弦牌子曲演唱特别重视语音的运用,独树一帜,其唱法异于荣、常二家,自成一派,表演风格是“寓谐于庄”。 谢芮芝早年家庭富裕,先学京剧老旦,私淑龚云甫,与名伶汪桂芬等...
常澍田(1890—1945),单弦八角鼓艺人,北京人,满洲镶黄旗,郎佳氏。出身于八角鼓世家,父亲明五和三伯父明三、四伯父明四都是唱八角鼓的,明四(明永顺)还是明亮堂的班主。常澍田自幼从三伯父学唱大鼓兼习三弦,又从四伯父学唱单弦牌子曲。12岁起就随其父到票房走局演出。大约在宣统二年(1910年)以后由票友身份正式下海成为职业艺人,与刘宝全、金万昌、韩永禄等结为盟友并长期合作演出。民国十五年(1926)三十六岁时,经同仁堂药铺老板乐松生引荐拜单弦牌子曲大家德寿山为师,成为...
曾振庭(1880-1964),北京人,14岁时入票房学习单弦、快书等八角鼓弹唱艺术,受业于奎松斋先生,经常走局演唱。民国初年拜于福田为师,下海做职业演员,到天津“风松阁”演唱牌子曲和快书《蜈蚣岭》、《挑华车》等,深受天津听众欢迎。随后应邀赴南京、汉口、杭州等江南各地演唱,把北京“快书”艺术带给了南方观众。 曾振庭先生尤以快书着称于曲坛,他演唱快书音调苍劲醇厚,吐字沉着有力,音韵纯正。他以说唱并序,快慢相兼,抑、扬、顿、挫、掏、闪、紧、缓灵活自如的板式,时而悠扬舒...
谭凤元(1895—1966),单弦八角鼓演员。本名谭文祥,字仲麟,北京人,旗籍蒙古族。出身于八角鼓票友之家,父亲宝良(宝寿田)后来下海,取艺名宝全,立堂号“福雅堂”,承应堂会演出。 谭文祥七岁起即随父学习弹唱,并得同行叔伯教诲,学过岔曲、单弦牌子曲、京韵大鼓、联珠快书、硬书等多种形式的演唱,十六岁与大哥谭文成(谭伯儒)一起到群俗访雅票房走票,兄弹弟唱,边唱边学。由于家境窘迫,二十二岁时作为金小山(晓珊)带教的师弟,拜在八角鼓艺人程久斋门下,依“凤”字排辈,取艺名...
张伯扬(1923-2007)单弦演员,他自幼受其父影响爱好曲艺,十七八岁拜花连仲为师学习单弦,开始业余演唱。20岁拜著名联珠快书艺术家曾振庭先生为师,向其学习了《蜈蚣岭》、《挑滑车》、《草船借箭》等快书曲目。1945年正式成为专业演员,由于他嗓音条件好,加上勤学苦练,艺术上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为了著名的单弦演员,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济南等地演出,深受南北观众欢迎。解放后,先后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曲艺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天津...
曹宝禄(1910-1988)单弦八角鼓艺人。 十三岁时拜弦师尚福春为师,学唱梅花大鼓和京韵大鼓,十六岁出师,即在天桥畅宜园等茶馆卖艺。1930年,经著名京韵大鼓艺人白云鹏介绍,拜金晓珊为师,学唱单弦牌子曲和联珠快书。北京解放后,曹宝禄积极参加曲艺改革工作,热情演唱新曲目。1951年到1952年,先后两次参加赴朝鲜慰问团,任曲艺服务大队副队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主持排演曲艺剧《柳树井》,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奠定了北京曲剧的基础。19...
谢芮芝的表演风格是“寓谐于庄”。他嗓音宽厚雄浑,以嗖儿音巧腔称著,惯用俏巧之声腔感人,对于【太平年】、【南城调】、【湖广调】、【倒推船】等曲牌演唱总结了一套独特的处理方法,不墨守成规,使传统曲牌有了新的表现力。他善于以不同的声音变化表现...
赵玉明1929年出生在北京,她自幼随着父亲赵松山学唱京韵、梅花大鼓,6岁就跟着父亲到大宅门里唱堂会,10岁起跟着大人背着大鼓走街串巷卖艺求生,13岁走进了北京天桥的杂耍园子,14岁进入桃李园坤书馆正式演唱鼓曲,历尽坎坷,几经磨难。后进“茗园”,此间受白凤岩及名家胡宝钧的指点。1952年赵玉明加入中央广播说唱团,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增芬、孙书筠等大家共事,曾先后演唱新梅花调、西河大鼓、单弦等曲种。1956年拜单弦名家谭凤元为师,从此潜心深造,专攻“谭派”单弦艺术。1972年,由...
荣剑尘(1881-1958),男,单弦八角鼓演员,荣派单弦创始人。北京人,满族,祖姓瓜尔佳氏。原名荣源,后改名荣勋,字健臣。 他祖居北京西郊健锐营,幼年曾在健锐营的功房习武,在私塾攻满文。其间常去离家不远的八角鼓票房听排练,十二、三岁即能唱一些时调小曲,如《反相思》(戏丫鬟)、《后娘打孩子》、《十二重楼》、《叹清水河》、《罗章跪楼》等等。尔后向八角鼓名票庆厚庵、高俊山求教,学唱岔曲、单弦牌子曲、联珠快书和拆唱八角鼓,兼学三弦、琵琶。几年后,成为健锐营一...
单弦源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形成于清代末叶。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其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生活,代表曲目有《胭脂》《挑帘裁衣》《金山寺》等。自单弦票友随缘乐以后,出现了德寿山、全月如、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等...
阚泽良(1929—2017),自幼跟随刘增祥、花连仲学艺。1952年曾参加全国人民赴朝慰问团,1953年演唱的单弦《寡妇得自由》获优秀奖、表演奖。1955年自编自演的单弦《戏迷》获吉林省音乐汇演一等奖。1956年调入吉林省广播曲艺团,参与该图的筹建工作。1957年有幸拜在素有“单弦大王”之称荣剑尘先生门下,得到了荣先生的亲授,艺术造诣日臻成熟。 1956至1967年在吉林省广播曲艺团期间,他曾录制播出近百段配合现实的新节目。其中1958...
刘洪元(1923-2002)自幼酷爱曲艺,后来拜谢芮芝为师,得其亲传,第二代谢派单弦演员。他继承谢芮芝先生幽默风趣、寓庄于谐、巧俏灵活的演唱特色,在演唱中善于运用嗖音、巧腔,语言滑稽幽默。代表作有《武十回》、《高老庄》、《翠屏山》、《王六郎》、《田七郎》、《胭脂判》、《沉香床》、《卓二娘》、《蝴蝶梦》等等。 刘洪元单弦表演风趣幽默,继承了许多“谢派”名段,如:《武十回》、《高老庄》、《蝴蝶梦》等。他的表演总能赢得观众接连不断的掌声,享誉津门曲坛。在表演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