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评书孙刚
《刘公案》是一部清代晚期的民俗说话作品,以清代名臣刘墉(刘罗锅)为主人公,共106回。原作者不详,大约是评书艺人。该书以鼓词形式演绎公案故事,散韵结合,很有兴味。书中收录了《刘墉传奇》、《罗锅逸事》、《满汉斗》、《双龙传》、《青龙传》等5种...
本书以清代名臣刘墉(刘罗锅)为主人公,共收录公案小说《刘墉传奇》、 《满汉斗》、《双龙传》、《青龙传》等。讲述了平断冤狱,惩办贪官污吏的故事,突出了主人公正气凛然,执法如山但又睿智幽默的性格。此书语言生动质朴,故事悬念迭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资治通鉴本是司马光多年编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后由评书大师孙刚再次创作,以评书的形式播讲出来,比原著更加易理解,那么接下来就细细品评一下孙刚的作品吧。
本书讲述了刘墉、和珅和乾隆皇上之间的故事。刘墉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和珅贪得无厌,两人斗了一辈子,本书就是其中的一件轶事。
清朝乾隆年间,汉中堂刘墉、满中堂和珅与乾隆皇帝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和珅唯利是图阿谀奉承,总想搬倒刘墉;乾隆时常向着和珅,给刘墉出难题,给自己和和珅争面子;刘墉凭借自己的机智、聪明在乾隆和和珅之间巧妙周旋,每每总能...
《刘公案》,又名《刘墉下南京》;豫剧传统剧目,豫剧唐(玉成)派代表剧目之一。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因其为官忠正、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播,后经文人墨客编写加工改造成戏曲广为流行。豫剧、京剧、曲剧、丝弦、山东...
孩子学习诗词,常常由于难以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动机,以及对诗词中的典故和意境难以确切的把握,从而降低了他们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唐宋名家诗词故事》系列“宋词篇”通过讲解两宋时期24位宋词名家的生平际遇、游踪轶事等,于七十余首风格各异的...
刘墉谈亲子教育的40堂课 有效沟通让孩子更聪明更有教养
刘墉公堂上审问许翠屏,许翠屏宁死不招,后许家的众功名大闹公堂。许拔贡质问刘墉为何抢官?刘墉认为死者有冤情,当堂开棺把尸验,但却没有验出任何伤情,杨洪要用剑杀刘墉,后被许拔贡拦下,与杨洪讲明道理后去总督府告刘墉,总督高俊成二次去提江宁府,提牌官、催牌官要下马金被刘墉痛打。刘墉在江宁府改扮齐整,摆下銮驾去见总督,总督高俊成跪求饶罪,严守三千岁刘墉已到南京。
《百家姓》既是一本启蒙教材,也是一本记录中国姓氏的书籍。其内容来源于姓氏的发展。在《百家姓》之前,有关姓氏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战国时有史官编著的《世本》, 记载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经逐渐毁...
青少年学习诗词,常常由于难以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动机,对诗词中的典故和意境难以把握,从而降低了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唐宋名家诗词故事》系列“唐诗篇”,精选了35位唐代著名诗人的百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讲解诗人的生平际遇、游踪轶事,再现...
还原本来面目,文化自在人心【微信公众号:致中文化】
超越自己与生俱来的弱点
讲述的是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一生,民间流传的关于正德的譬如“游龙戏凤”的传奇故事也被人津津乐道,而关于正德皇帝的传奇还不仅限如此,他不甘于宫廷生活,在京城开了一家“好吃街”自己任街长,他赋予自己双重身份以朱寿的名义带兵打战又给自己封官晋...
孙刚评书《粉墨春秋》包含下面10回内容:01.跟着徽商闯天下,02.名扬紫禁城,03.同唱一首歌,04.堂会的故事,05.打戏(上),06.打戏(中),07.打戏(下),08.边走边唱(上),09.边走边唱(下),10.花哨的舞台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
三十六计很多计名可以说很多人知道,有一定的知名度,三六计词汇时常被应用。现在我们谈三十六计为什么?为的是应用,凡是有计划和预见的事物才会回避意外和风险。三十六计不只是应用于军事,也应用于社会实践和婚姻生活中。智慧人生才有情趣,正是智慧才...
中华典故源远流长,使用广泛,是我国五千年语言艺术的精华。但是对于典故的本来涵义、来源出处、使用方法,很多人却是要么只知其一,要么理解有误,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常出问题,闹笑话。《中华典故故事》是家佳听书馆“古文新说”工程系列的第二套产品,是...
《国学故事馆》是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全部智慧精髓,涵盖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俗等。小故事中隐喻的大智慧,对孩子的心智成长和性格形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刘墉之父刘统勋包打黄河完工回朝交旨,途经良乡县路遇被当地恶霸童三封抢占民女金萍、银萍二姐妹,刘统勋听完二人遭遇后收为义女于招风树代为告状,却被良乡县令郭太平打进监牢;二女进京找刘墉申冤,被太师耶律红诳进太师府,后被刘墉查出,怒铡太师耶律红。
刘墉因铡坏太师耶律红、西宫耶凤英,被贬江宁。自刘墉审张禄一案后,国太回京,担刘墉身遭不测,故而思念。刘墉任江宁临近三载,国太念想刘墉染病成疾。国太命郭英至南京,告与刘墉。刘墉得知后,无圣旨难以归宁。郭英问明隐情,诓取圣旨,刘墉混过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