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评书民国演义

他是执掌山西时间最长的地方官。为什么他没有走出山西?为什么他能执掌政权那么久?在他治理下的山西是什么样的?请与我到书中探寻。请耐心读到20集后就好听了

阎锡山,山西定襄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进入民国,他团结领导一帮人,建设山西四十年,人称“山西王”,后去台湾终老。

本书并非阎锡山的传记,而是撷取了他一生中若干最具传奇色彩的片段,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活灵活现的,同时也是绝无仅有的阎锡山。多少风流人物在历史大舞台上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阎锡山却能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纷乱年代里历经坎坷而屹立38年不倒,而且使...

阎锡山字百川(伯川),号龙池,1883年10月10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八),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定襄县河边镇)一个以经商为主的小地主家庭。九岁入私塾,读过《三字经》等启蒙读物与部分四书五经。14岁辍学,随父阎书堂(字子明)到五台县城内自家开设的吉...

《阎锡山日记》照见世界|洞达学问|博览群书821

《阎锡山回忆录》照见世界|洞达学问|博览群书610

近代中国的历史风云变幻莫测,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说,阎锡山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这个号称“山西王”“不倒翁”的军阀,一生经历了同盟会反清、辛亥革命、洪宪帝制、民国创立、中原大战、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几乎参与...

阎锡山是谁?他一手提杆秤,一手拿算盘,执掌山西长达38载;他的执政理念和为政之道,被蒋介石两度誉为“模范省长”;他的政坛“不倒翁”智慧格言,让贾樟柯、冯仑倾服不已。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一生经历了同盟会反清、辛亥革命、洪宪帝制、民国...

【内容简介】民国乱世,枭雄辈出。他们大多崛起于草莽,在民国版图合纵连横。城头变幻大王旗,各领风三五年,制造了一桩桩称霸民国的“神话”,演绎了一件件封疆裂土的“传奇”。《中国军阀的最后结局》精选民国时期掌控或左右中央政权,或在某些重大历史...

蒋氏从南京南逃之后,广州成为其最后一个“临时首都”。1949年9月,叶剑英和陈赓部署解放广东的作战,让二野四兵团、四野十五兵团以及粤中纵队分成三路,对广州进行合围。【专辑简介】依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择广州解放前后重要历史人物口述文章整理编排而...

两日评书专场

阎老师的评书收录


以历史为依托,讲述各个政权是如何建立?如何经营?如何互相吞并?在这其中,英雄并起,有谋略惊天,有唇枪舌战,有武功盖世,有真情流露。。。。。。毛主席长征路上三国演义经常翻看,可见吸引人之处。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如果说清朝是一块玻璃板,民国就是这块玻璃板摔碎后的众多玻璃碎片组成的拼盘。在民国的土地上,众多派别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着或喜或悲宏大历史图景。当民国宣告终结帝制,走向共和时,它寄托了人们摆脱落后的美好愿望。当民国...

《民国演义》是《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的一部分,作者蔡东藩、许廑父。蔡东藩写了前一百二十回,许廑父续写后四十回。这本书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等重大历史事件,出版以后...


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同时借鉴章回体演义小说的写法和批注的形式,增添了一些情节与人物性格描写,融历史与文学于一体,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思想性、知识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在许多方面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有着浓郁的个性特色。

大隋的兴衰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转折性一笔,本书讲述的就是隋朝从兴盛到灭亡的演变过程,同时,本书塑造了多个历史人物,生动形象。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

《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关于《隋唐演义》的成书时间,鲁迅认为它成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现存最早刻印刊行版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青年评书演员马金力演绎评书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