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提琴单弦曲

武十回(单弦,岔曲)

刘洪元,天津人,单弦演员。自幼酷爱曲艺,后来拜谢芮芝为师,得其亲传,第二代谢派单弦演员。他继承谢芮芝先生幽默风趣、寓庄于谐、巧俏灵活的演唱特色,在演唱中善于运用嗖音、巧腔,语言滑稽幽默。代表作有《武十回》、《高老庄》、《翠屏山》、《王六郎》、《田七郎》、《胭脂判》、《沉香床》、《卓二娘》、《蝴蝶梦》等等...

101.9万
小提琴名曲

本集收集了多部古典乐著名小提琴奏鸣曲、协奏曲等

2024.5万
小提琴曲

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它与钢琴、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小提琴音质纯正,音域宽广,音色优美。

297109.6万
小提琴小夜曲

106.1万
王辅仁单弦岔曲专辑

154426
小提琴梦幻曲

132001
【鼓曲名家】单弦-名家名曲

单弦源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形成于清代末叶。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其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生活,代表曲目有《胭脂》《挑帘裁衣》《金山寺》等。自单弦票友随缘乐以后,出现了何质臣、荣剑尘、常澍田、广小川、杜贞福、果万林、德寿山、全月如、谢芮芝等名家,他们推动了单弦艺术的发展。2006年单弦被列为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38083
小提琴名曲|小提琴专集|放松助眠

265905
舒伯特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

164272
《小提琴曲》

小提琴音乐提琴最早出现于16世纪早期的意大利北部。最早期的小提琴,除了一些文艺作品中有所反映之外,没有保存的实物。1550年的一幅壁画上有一把三弦小提琴,这是可见的最早的小提琴的形象。早期很多小提琴只有三根弦,由此推断,小提琴最初的制作者可能...

7614万
大提琴小夜曲

124726
小提琴沉思曲

马斯奈《沉思》, 原曲为马斯奈的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这首曲子的主人公们的爱情所感动.故事因载伊斯的美丽和神父之间人性与宗教间的相互纠葛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美好。

14469
大提琴小夜曲

147万
张剑平 单弦曲牌讲座

101.9万
常澍田单弦(单弦牌子曲)欣赏

单弦源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形成于清代末叶。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其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生活,代表曲目有《胭脂》、《挑帘裁衣》、 《金山寺》等。自单弦票友随缘乐以后,出现了德寿山、全月如、荣剑尘、常澍田、谢芮...

123342
周悦单弦岔曲作品合集

本专辑主要收录单弦演员周悦作品合集,本人十分喜欢周悦老师的单弦岔曲,故此专辑主要为个人欣赏。

583225
单弦合集

701.3万
优美小提琴曲

12329.5万
小提琴考级曲集

    自1987年开始举办的上海小提琴考级已经走过了二十四个年头。“考级”在普及音乐教育鼓励孩子们学习乐器、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小提琴的喜好方面无疑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在每年的“考级优秀学生音乐会”上我们高兴地看到不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当今社会强调功利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出现了“为证书而考级”、“为加分而考级”的现象。有的孩子面无表情地单纯进行技术操作,少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激情;有的家长或教师则急功近利让孩子乱跳级,没有符合乐器演奏规律认真的学习,而是用蒙混态度捞取一纸文凭,这也将会伤害孩子学习乐器的积极性,我们应当制止和改变这种情况。          2011年的考级版本是在206年版本基础上的再一次修改。为了更多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在原来考试内容中国大量增加了自选曲目,孩子们可以通过聆听小提琴的经典乐曲,熟悉在参加乐队时可能演奏的曲子,从而在考级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乐曲充分展现音乐的能力对于音阶和练习曲部分我们适当作了删减和集中,让小提琴技术进度更趋合理。        我们规定了每一级的最低学习数量,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学完报考级别中的全部曲目。我们在考试前三个月公布当年考试内容,以此保证每位考生基本达到所考级别的真正程度与演奏能力,防止拔苗助长的不良倾向。        最后,我们希望教师们能在完成最低教学数量的同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补充一些技术与音乐训练的必要教材,特别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

9524.2万
经典小提琴曲

1916.9万
世界小提琴名曲

271万
单弦·谢芮芝

    谢芮芝(1881年-1957年),男,单弦演员、相声演员。北京人。谢芮芝的单弦牌子曲演唱特别重视语音的运用,独树一帜,其唱法异于荣、常二家,自成一派,表演风格是“寓谐于庄”。    谢芮芝早年家庭富裕,先学京剧老旦,私淑龚云甫,与名伶汪桂芬等...

145.3万
单弦·谭凤元

    谭凤元(1895—1966),单弦八角鼓演员。本名谭文祥,字仲麟,北京人,旗籍蒙古族。出身于八角鼓票友之家,父亲宝良(宝寿田)后来下海,取艺名宝全,立堂号“福雅堂”,承应堂会演出。    谭文祥七岁起即随父学习弹唱,并得同行叔伯教诲,学过岔曲、单弦牌子曲、京韵大鼓、联珠快书、硬书等多种形式的演唱,十六岁与大哥谭文成(谭伯儒)一起到群俗访雅票房走票,兄弹弟唱,边唱边学。由于家境窘迫,二十二岁时作为金小山(晓珊)带教的师弟,拜在八角鼓艺人程久斋门下,依“凤”字排辈,取艺名...

3111.1万
单弦·常澍田

    常澍田(1890—1945),单弦八角鼓艺人,北京人,满洲镶黄旗,郎佳氏。出身于八角鼓世家,父亲明五和三伯父明三、四伯父明四都是唱八角鼓的,明四(明永顺)还是明亮堂的班主。常澍田自幼从三伯父学唱大鼓兼习三弦,又从四伯父学唱单弦牌子曲。12岁起就随其父到票房走局演出。大约在宣统二年(1910年)以后由票友身份正式下海成为职业艺人,与刘宝全、金万昌、韩永禄等结为盟友并长期合作演出。民国十五年(1926)三十六岁时,经同仁堂药铺老板乐松生引荐拜单弦牌子曲大家德寿山为师,成为...

13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