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张伯扬单弦悲歌

单弦·谭凤元

    谭凤元(1895—1966),单弦八角鼓演员。本名谭文祥,字仲麟,北京人,旗籍蒙古族。出身于八角鼓票友之家,父亲宝良(宝寿田)后来下海,取艺名宝全,立堂号“福雅堂”,承应堂会演出。    谭文祥七岁起即随父学习弹唱,并得同行叔伯教诲,学过岔曲、单弦牌子曲、京韵大鼓、联珠快书、硬书等多种形式的演唱,十六岁与大哥谭文成(谭伯儒)一起到群俗访雅票房走票,兄弹弟唱,边唱边学。由于家境窘迫,二十二岁时作为金小山(晓珊)带教的师弟,拜在八角鼓艺人程久斋门下,依“凤”字排辈,取艺名...

3010.3万
单弦·曾振庭

    曾振庭(1880-1964),北京人,14岁时入票房学习单弦、快书等八角鼓弹唱艺术,受业于奎松斋先生,经常走局演唱。民国初年拜于福田为师,下海做职业演员,到天津“风松阁”演唱牌子曲和快书《蜈蚣岭》、《挑华车》等,深受天津听众欢迎。随后应邀赴南京、汉口、杭州等江南各地演唱,把北京“快书”艺术带给了南方观众。    曾振庭先生尤以快书着称于曲坛,他演唱快书音调苍劲醇厚,吐字沉着有力,音韵纯正。他以说唱并序,快慢相兼,抑、扬、顿、挫、掏、闪、紧、缓灵活自如的板式,时而悠扬舒...

81.8万
父女悲歌

【内容简介】出生贫寒的张敬辉爱上了富家千金谢梅,彼此两情相悦,一次意外谢梅怀孕,无奈之下谢梅的父母决定让两个人马上结婚。高考在即,张敬辉要么放弃高考和谢梅结婚,要么张敬辉参加高考放弃谢梅,因此张敬辉陷入了两难的抉择。谢梅为了成全张敬辉居...

6110.5万
悲歌专场

244.1万
南明悲歌

公元1644年,明朝覆亡,天下大乱。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南方的复明势力,想要入主中原的清朝,三方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本书讲诉了那一段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互相交织,英雄志士、汉奸叛贼纷纷登场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5054.7万
赵勇单弦专辑

362.5万
单弦名家名段

单弦源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形成于清代末叶。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其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生活,代表曲目有《胭脂》《挑帘裁衣》《金山寺》等。自单弦票友随缘乐以后,出现了德寿山、全月如、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等...

466546
单弦·曹宝禄

         曹宝禄(1910-1988)单弦八角鼓艺人。         十三岁时拜弦师尚福春为师,学唱梅花大鼓和京韵大鼓,十六岁出师,即在天桥畅宜园等茶馆卖艺。1930年,经著名京韵大鼓艺人白云鹏介绍,拜金晓珊为师,学唱单弦牌子曲和联珠快书。北京解放后,曹宝禄积极参加曲艺改革工作,热情演唱新曲目。1951年到1952年,先后两次参加赴朝鲜慰问团,任曲艺服务大队副队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主持排演曲艺剧《柳树井》,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奠定了北京曲剧的基础。19...

487万
谢派单弦专辑

谢芮芝的表演风格是“寓谐于庄”。他嗓音宽厚雄浑,以嗖儿音巧腔称著,惯用俏巧之声腔感人,对于【太平年】、【南城调】、【湖广调】、【倒推船】等曲牌演唱总结了一套独特的处理方法,不墨守成规,使传统曲牌有了新的表现力。他善于以不同的声音变化表现...

1203.7万
单弦·赵玉明

赵玉明1929年出生在北京,她自幼随着父亲赵松山学唱京韵、梅花大鼓,6岁就跟着父亲到大宅门里唱堂会,10岁起跟着大人背着大鼓走街串巷卖艺求生,13岁走进了北京天桥的杂耍园子,14岁进入桃李园坤书馆正式演唱鼓曲,历尽坎坷,几经磨难。后进“茗园”,此间受白凤岩及名家胡宝钧的指点。1952年赵玉明加入中央广播说唱团,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增芬、孙书筠等大家共事,曾先后演唱新梅花调、西河大鼓、单弦等曲种。1956年拜单弦名家谭凤元为师,从此潜心深造,专攻“谭派”单弦艺术。1972年,由...

517.8万
单弦·荣剑尘

    荣剑尘(1881-1958),男,单弦八角鼓演员,荣派单弦创始人。北京人,满族,祖姓瓜尔佳氏。原名荣源,后改名荣勋,字健臣。    他祖居北京西郊健锐营,幼年曾在健锐营的功房习武,在私塾攻满文。其间常去离家不远的八角鼓票房听排练,十二、三岁即能唱一些时调小曲,如《反相思》(戏丫鬟)、《后娘打孩子》、《十二重楼》、《叹清水河》、《罗章跪楼》等等。尔后向八角鼓名票庆厚庵、高俊山求教,学唱岔曲、单弦牌子曲、联珠快书和拆唱八角鼓,兼学三弦、琵琶。几年后,成为健锐营一...

236.5万
单弦-八角鼓

2083.6万
廉月儒单弦专辑

廉月儒(1935-2008),女,原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单弦演员。原名陈秀芳,天津人。她擅演以《水浒》、《聊斋》、《红楼梦》、《今古奇观》、《三言二拍》等我国优秀古典文学名著为题材所编写的唱段和岔曲,由于在原著中,对情节、人物的描写都比较细腻,所以...

274.8万
希世珍单弦专辑

121337
谢芮芝单弦专辑

谢芮芝(1881年-1957年),男,单弦演员、相声演员。北京人。谢芮芝的单弦牌子曲演唱特别重视语音的运用,独树一帜,其唱法异于荣、常二家,自成一派,表演风格是“寓谐于庄”。谢芮芝早年家庭富裕,先学京剧老旦,私淑龚云甫,与名伶汪桂芬等时相往还。后...

183740
曾振庭单弦专辑

民国初年,曾振庭拜在于福田先生门下正式下海,曾在南京、汉口、芜湖、杭州及京津等地演出,解放后到天津市曲艺团工作,1957年参加天津市第一届曲艺杂技汇演,演出了单弦《劳山道士》,他的主要录音资料有单弦《劳山道士》、联珠快书《白门楼》《挑华车》...

81306
弦外之声 单弦

单弦源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形成于清代末叶。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其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生活,代表曲目有《胭脂》、《挑帘裁衣》、 《金山寺》等。自单弦票友随缘乐以后,出现了德寿山、全月如、荣剑尘、常澍田、谢芮...

293.1万
单弦·阚泽良

        阚泽良(1929—2017),自幼跟随刘增祥、花连仲学艺。1952年曾参加全国人民赴朝慰问团,1953年演唱的单弦《寡妇得自由》获优秀奖、表演奖。1955年自编自演的单弦《戏迷》获吉林省音乐汇演一等奖。1956年调入吉林省广播曲艺团,参与该图的筹建工作。1957年有幸拜在素有“单弦大王”之称荣剑尘先生门下,得到了荣先生的亲授,艺术造诣日臻成熟。        1956至1967年在吉林省广播曲艺团期间,他曾录制播出近百段配合现实的新节目。其中1958...

496.7万
单弦·刘洪元

    刘洪元(1923-2002)自幼酷爱曲艺,后来拜谢芮芝为师,得其亲传,第二代谢派单弦演员。他继承谢芮芝先生幽默风趣、寓庄于谐、巧俏灵活的演唱特色,在演唱中善于运用嗖音、巧腔,语言滑稽幽默。代表作有《武十回》、《高老庄》、《翠屏山》、《王六郎》、《田七郎》、《胭脂判》、《沉香床》、《卓二娘》、《蝴蝶梦》等等。     刘洪元单弦表演风趣幽默,继承了许多“谢派”名段,如:《武十回》、《高老庄》、《蝴蝶梦》等。他的表演总能赢得观众接连不断的掌声,享誉津门曲坛。在表演的过程中...

6737.1万
灵魂的悲歌

有关爱情等的诗歌美文~

1508679
高家兰单弦专辑

高家兰,男,八角鼓单弦票友。出身于北京南城一个世代杏林的中医家庭。受到良好的书香熏陶。12岁时开始学习岔曲,后经荣派单弦传人黄荣培介绍参加西直门外朝阳庵"胜国遗音"子弟八角鼓票房:与同时代多位票友相互切磋学习,参加京城多家票房。在"文革"中被迫...

151302
张蕴华单弦专辑

张蕴华,女,1948年1月出生,北京市人,满族。高中学历。现任北京歌舞曲艺艺术中心单弦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曲艺家协会理事。1960年坐科学习单弦艺术,从师谭派单弦创始人谭风元先生,经过多年的系统学习,得到了谭派艺术的真传,...

627614
曹宝禄单弦专辑

 单弦八角鼓艺人。1910年出生于北京的贫民家庭。十三岁时拜弦师尚福春为师,学唱梅花大鼓和京韵大鼓,十六岁出师,即在天桥畅宜园等茶馆卖艺。1930年,经著名京韵大鼓艺人白云鹏介绍,拜金晓珊为师,学唱单弦牌子曲和联珠快书。北京解放后,曹宝禄积极参...

174.5万
石连城单弦专辑

石连城(1927-1989),又作石连成,女,单弦演员,北京人,满族。13岁时便去冷冻厂当童工,后又转织袜子作坊当计件工,最困难时曾在家中糊"取灯盒"(火柴盒)。由于家里买不起收音机,就一边干活一边听同院的话匣子。经常从话匣子里听到荣剑尘先生演唱的单弦,...

12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