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梅兰芳是京剧还是相声

梅兰芳戏剧

182112
梅兰芳录音

73977
梅兰芳(1)

梅兰芳(1894.10-1961.8)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兰芳继承並发展了梅派艺术,男旦艺术在京剧史上出现了“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让京剧发展步入了巅峰时期,是京剧走向兴盛的重要标志。梅兰芳是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

1127
梅兰芳全传

这是海内外第一部全面、客观描写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多彩人生的传记作品,可谓梅兰芳生平、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大写的人字

495638
梅兰芳精选名段【京剧】

梅兰芳(1894.10.22-1961.8.8),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

128500
京剧宇宙锋[京剧][梅兰芳]

剧情:秦二世时,赵高、匡洪一殿为臣且是儿女亲家。赵高专权,匡洪不满。赵高遣人盗匡家所藏“宇宙锋”宝剑,后持剑行刺二世以嫁祸。二世震怒,抄斩匡门。匡洪子匡扶逃,其妻赵艳容回赵家独居。秦二世胡亥见艳容貌美,欲立为嫔妃。艳容既恨父亲诬陷匡家,...

14170
梅兰芳和孟小冬

无论何时提及孟小冬,总绕不过另外一个人的名字,梅兰芳。有人说,梅兰芳开始了孟小冬的悲剧人生;也有人说,孟小冬使梅兰芳的清白人生留下了一块阴影。其实,是梅兰芳选择了孟小冬,孟小冬也选择了梅兰芳。本书就是关于他们两个人的故事。

341.6万
《梅兰芳游美记》

齐如山作品系列,辽宁教育出版社。1929年,梅兰芳一行赴美宣传表演京剧,引起巨大轰动,成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归国以后,由齐如山口述,齐香记录整理而成《梅兰芳游美记》,详细记载了梅氏当年访美全过程,为后人留下了一页珍贵的记忆。

331631
梅兰芳唱片集

10311万
梅兰芳 京剧《宇宙锋》

《宇宙锋》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梅派代表作。该剧目讲述了秦二世时,赵高将女儿许配匡洪之子匡扶,赵遣周缺盗二世钦赐匡家的“宇宙锋”宝剑,后持剑行刺二世以嫁祸。二世震怒,抄斩匡门。匡扶的妻子赵艳容回赵家独居。秦二世欲立其为嫔妃。艳容既恨父亲...

82232
梅兰芳唱腔全集【京剧】

26344.7万
梅兰芳唱腔选集

“1961年,中国唱片社曾邀余及徐兰沅、姚玉芙、张宇慈、朱家溍、许源来挑选梅兰芳先生在解放前灌的唱片,翻制成密纹唱片。后又改为盒式录音带,内容有所补充。“近日,中国唱片社戏曲编辑部又选梅兰芳解放后种种录音资料,有的是现场录音,有的是电台录音,有的是电影录音,比以前更为完整。“剧目有《宇宙锋》、《贵妃醉酒》、《二堂舍子》(与周信芳合演)、《女起解》(与萧长华合演)、《汾河湾》(与马连良合演)、《穆桂英挂帅》、《游园惊梦》(与俞振飞、言慧珠合演)、《断桥》(与...

4114.1万
梅兰芳经典唱段

16943
梅兰芳 京剧《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也是中国戏剧舞台上最为经久不衰的爱情故事之一,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命李左车诈降项羽,诓项羽进兵,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于垓下。项羽突围不出,又听得...

51023
梅兰芳 京剧《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京剧传统剧目,是梅兰芳等艺术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于1959年根据同名豫剧移植而来;同年5月25日,该剧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 。《穆桂英挂帅》故事背景为北宋时期,面对西夏进犯中原这样一个重大事件,该剧围绕着抵抗与不抵抗、由谁挂...

5560
B10梅兰芳 京剧《春灯谜》

京剧《春灯谜》梅兰芳饰韦影娘

5973
D02梅兰芳 京剧《西施》

京剧《西施》梅兰芳饰西施

773.9万
D03梅兰芳 京剧《洛神》

京剧《洛神》梅兰芳饰洛神

631.9万
C10梅兰芳 京剧《二堂舍子》

京剧《二堂舍子》梅兰芳饰王桂英

445810
C05梅兰芳 京剧《大登殿》

京剧《大登殿》梅兰芳饰王宝钏

41783
C08梅兰芳 京剧《穆柯寨》

京剧《穆柯寨》梅兰芳饰穆桂英

81408
B08梅兰芳 京剧《廉锦枫》

京剧《廉锦枫》梅兰芳饰廉锦枫

51908
C11梅兰芳 京剧《御碑亭》

京剧《御碑亭》梅兰芳饰孟月华

284317
【京剧太美】梅兰芳原音版本

CD1: 梅兰芳 - 1920~1950三十年间所录制的原音版本① 01. 西施 [0:06:57.38] 02. 嫦娥奔月 [0:03:08.67] 03. 天女散花 [0:03:46.63] 04. 玉堂春 [0:08:06.37] 05. 宇宙锋 [0:06:28.70] 06. 宝莲灯 [0:04:05.48] 07. 汾河湾 [0:04:13.52] 08. 刺汤 [0:07:31.00] 09. 祭江 [0:06:41.10] CD2: 梅兰芳 - 1920~1950三十年间所录制的原音版本② 01. 凤还巢 [0:06:31.30] 02. 霸王别姬——巡堂 [0:04:38.23] 03. 霸王别姬——舞剑 [0:04:09.35] 04. 宇宙锋——装疯 [0:11:09.72] 05. 贵妃醉酒之一 [0:08:24.73] 06. 贵妃醉酒之二 [0:15:51.30] 07. 穆桂英挂帅 [0:06:47.20] 专辑介绍: 梅兰芳先生从1920-1950三十年间所录制的原音版本。母带经抢救性处理,运用德国先进的母带复原技术。精选14段精品节目制作成这套高品质光盘。让我们有幸回到那个年代,重温艺术大师的绝代风华。 梅兰芳,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我国最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他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繁荣时期承上启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其精妙的艺术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全国人民的热烈赞赏。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精心创造,善于革新,塑造了众多的优美的妇女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梅居其首。 另外,他不仅在京剧旦角艺术的发展中,起到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而且是最早将中国的京昆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曾于1919年,1924年,1956年,三次访日,1930年访美,1935年,1952年两次访苏,在国际舞台上的精湛表演使国外广大观众和戏剧专家叹为观止,为之倾倒,通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使京剧艺术跻身于世界戏剧之林,高居巅峰。同时,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一个月后回国。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1922年主持承华社。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先暂住沧洲饭店,后迁马斯南路121号。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1935年他曾率团赴苏联及欧洲演出并考察国外戏剧。在京剧艺术家中,出访最多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当属梅兰芳,他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家谦逊、朴实的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人们称他为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 抗战爆发后,日伪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点缀太平,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梅兰芳考虑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于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红玉》等剧,激励人们的抗战斗志。1941年香港沦陷后,他安排两个孩子到大后方读书,自己于1942年返沪。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在上海复出,常演昆曲,1948年拍摄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国拍摄成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片。上海解放后,于1949年6月应邀至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剧研究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2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并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他拍摄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收入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宇宙锋》、《断桥》等及他生活片段和在工厂、舞台演出的《春香闹学》等戏的片段。1956年他率中国京剧代表团到日本演出。1959年6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挂帅》,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著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1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