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大鼓文化
冷少鸣(1926—1993)又名冷菊果,湖北黄陂人,是汉剧名家冷天仙之子,自幼拜前辈吴少山为师工习三生,嗓音高亢,韵味浓郁。他以《下书路会》唱红武汉三镇,50年代随陈伯华组建武汉汉剧院,挑起三生大梁。
流传在陕西的古老皮黄腔——汉调二黄戏专辑 汉调二黄戏,又称陕二黄、山二黄,系古老的皮黄腔剧种,曾为陕西第二大剧种,流行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雒、西安,旁及川北、陇东、鄂西北、豫西等部分地区。因原来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
1980年代,中国唱片社出版了《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系列唱片、盒带。共100辑。其中汉剧共一辑,收录了前辈汉剧名家陈伯华(第13辑)的唱腔。
内容简介: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民国时期定名汉剧。汉剧主要流传于湖北省,远及湘、豫、川、陕、湘、粤、皖、赣、闽、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节目更新:每日一更,敬请关注。关注中国戏曲音像馆,让历经时空流转的好声音永久流传。
1980年代,中国唱片社出版了《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系列唱片、盒带。共100辑。其中广东汉剧共一辑,收录了黄桂珠、黄粦传(第80辑)两位前辈广东汉剧名家的唱腔。
本专辑是2020年疫情期间,我参与组织、创作、演唱和录制的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经纬”青年文化播讲系列作品,配套视频、节目介绍等详见吉林大学相关公众号推送。该系列作品创作由学院和学校老师策划、指导,并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支持与帮助。除本人外,参与文词写作的同学主要有:张贝宁、马佳林、刘江琴、郭晟萱、田明瓒、赵妍君、王欣然、蒋恬励、郑钧方、王一萌、李婧婧、张嘉桐、赵仕佳、马义珂(排名不分先后)。在此,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本人于2016年拜邱金鹏先生为师,学习京东大鼓。怎奈...
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文化大话中西...
天资聪慧的山东女孩林雪梅随乡亲三伏逃荒流落北平,幸得被人们称作大鼓妞儿的女艺人靳大红相帮,引荐至“北弦王”金三省门下学唱大鼓。很快即学有所成,按照行内的规矩,艺徒头一次卖艺必须到妓院演唱,金三省带她来到八大胡同,“赏春楼”里的所见所闻令她大为震惊,妓女们与大鼓艺人供奉的竟然是相同的神祗,并亲眼见证了前辈章红宝的沦落,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日本人。 白丫头为生活所迫,每日去妓院“串邪钵”。德晓峰借债务逼娶白丫头,其父老贵贪恋钱财,昧着良心把亲生闺女推进了火坑。金三省...
所有的国家都能认识到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每个国家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故事,2005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确认了这样的权利。
围棋好文章分享
中国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 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它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历代英贤走过了五千年的沧桑风雨,走出了华夏文明光耀世界的灿烂历程。它启迪英才大德的灵感,濡养仁人志士的身心,架通人天智慧的金桥,对中国人...
大鼓——张志云老师大鼓合集
滑稽大鼓是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 约于1920年前后形成。其音乐唱腔基本上与京韵大鼓相同,但曲目内容全为滑稽可笑和寓意讽刺的故事,表演上也结合各种滑稽动作表情。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 滑稽大鼓如京剧中的丑行,滑稽诙谐,但不能过火,否则矫揉造作,流于粗鄙庸俗,京剧生、旦两行名家辈出,丑行有一定造诣者则不多见。滑稽大鼓亦然,数十年来驰骋曲坛者,屈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