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相声大家陈冠义

陈鸣志(1946-2011),相声演员, 天津人。 从小喜爱相声艺术,1953年拜相声名家 于宝林为师,他的表演风格热烈洒脱,声情并茂,刚柔相济,演唱俱佳。晚年与 张永久合作,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 传统相声。2011年4月11日上午,陈鸣志去世,享年65岁。

“大家小书”序言袁行霈“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


王学义,男,生于1934年11月16日,曲艺演员,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快板名家、高派传人。王学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10日22:5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7岁。11岁就拜天桥老艺人孙宝才先生为师学说相声。1959年,他进入新成立的北京曲艺团,演出了快板《同仁堂》、《棺材铺》、《诸葛亮押宝》、《学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等,快板书《火焰山》《周仓偷孩子》是王学义的代表曲目,1963年他还曾为毛泽东主席演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学义开始带徒弟,著名...

陈寒柏相声精选

金霏,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嘻哈五虎将之一,精灵古怪,风趣幽默,以扎实的功底和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朱永义,天津人。1960年拜相声演员杨少华为师,1969年正式从艺。曾在鞍山市曲艺团、抚顺市曲艺团及太原市曲艺团工作。现演出于天津市众友相声艺术队,与李相友搭档,以逗哏为主。其表演以蔫包袱和学、逗见长。主要作品:《山东话》、《学聋哑》、《托妻献...

金霏,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嘻哈五虎将之一,精灵古怪,风趣幽默,以扎实的功底和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师承李少杰,王谦祥。2017年2月11日,2017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金霏和陈曦、徐涛等表演小品《调解》。在《欢乐喜剧人第六季》中获得总冠军。陈曦,青年相声演员,嘻哈五虎将之一,师承康桂生。2013年北京电视台《八零九零说相声》冠军。2014年北京电视台喜剧幽默大赛冠军,同年参与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2月,获得“第四届北京喜剧幽默大赛一等奖”;2016年北京电视台春晚、BTV文艺频道《笑动2016》节目录制,并在嘻哈包袱铺网剧《兄弟,别闹》中担任主演,以及参与了《兄弟,别闹》同名院线电影的拍摄。2020年,与金霏获得《欢乐喜剧人第六季》总冠军。


专辑有更新,欢迎您来……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及其所代表的整个陈氏家族,当年曾对蒋介石的最初发迹,对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最初建立,以及其后在中国大陆长达22年之久的统治,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当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陈果夫更被誉“国民党之教父”;陈氏家族亦由此脐身旧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列。本书首次以实录角度并在大量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对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及其整个陈氏家族,包括陈氏兄弟的出身、人品、个性、学问、文章以及最后的进退荣辱等,作了堪说全...

蒋介石对于蒋氏家族的统治,最不成功的是经济政策,他以“穷一国之民而富四大家族”,为四大家族剥夺人民、牺牲人民的经济利益提供方便,不顾民众的生存好坏,以经济剥削为主来为他巩固经济地位和维持统治秩序提供巨额经费。因此,国民被民众称为“刮民党...


大家之作,大气磅礴。破生活之茧,展思想之翼!

陈印泉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嘴皮子功夫了得、模仿人物细致入微。文采洋溢,知识丰富,舞台上擅长模仿、刻画人物。侯振鹏自幼酷爱曲艺,热衷于相声表演及创作。15岁起登台至今,台风稳健,擅长冷面幽默,现场反应能力极强,表演风格淡雅朴实亦捧亦逗。

金霏陈曦相声

陈印泉,1986年3月1日出生于北京,相声演员。2011年6月,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宋德全,随后成为文哏相声的一代传人。10月16日,参加"2011北京喜剧幽默大赛"北京区预选赛暨第二届北京青年相声节闭幕式活动,并获得"青年相声新秀"荣誉称号。 10月30日,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红星2013央广相声春晚》。 同年《陈印泉,侯振鹏相声专辑》出版发行。2013年,参加嘻哈包袱铺成立五周年之《一人一个成名作专场》演出活动。 2014年1月,参加"湖北卫视2014春节联欢晚会"。...

徽宗皇帝赵佶昏庸失政,太师蔡京趁机摄政并阴谋篡权,他诬陷清正廉明的吏部天官周义里造反,蛊惑赵佶下旨将周义全家一百零三口绑缚法场斩首,御林军将周义之子周景隆和周夫人秘密放走 。周夫人和周景隆前去济宁投靠亲翁梁士太,梁士太知周家之祸恐受牵连决...


金斗作为相声界比较知名的以为表演艺术家,给观众们也是奉献了不少经典相声,目前已经是中国曲协会员,算是主流相声界的一个实力派。

陈涌泉与李金斗合作了近30年,他们都是相声界的传奇人物。李金斗,十三岁开始坐科学习相声,基本功扎实全面,善于将传统相声技巧运用到当代相声的表演中,被观众誉为“集北京相声的清雅、天津相声的火爆、东北相声的粗犷于一身的、具有全面才能的相声演员...

《三国演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故事描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董卓废少帝,拥立献帝,独掌朝政。曹操与各路诸侯会师讨伐董卓,后董卓被吕布所杀。曹操趁势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一战曹操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几经周折的刘备,三顾草芦终得诸葛亮出山相助,遂联合东吴孙权,赤壁一战大败曹操,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局面。后孙权为夺回荆州,与曹操结盟。刘备难敌孙曹联军,关羽张飞亦相继战死,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六出祈山欲收复中原,惜最后病殁五丈原。后主软弱无能,终为司马氏所灭。魏自曹睿死后,政权落入司马氏手,司马炎废魏帝自立,建立晋朝。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于一统本片气势磅礴,真实地再现了三国时期战事连绵,哀鸿遍野的战争场面及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英雄时代。向后人展示了:雄才伟略,足智多谋,尽在三国。

《封神演义》是明代许仲琳(存在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 故事由商纣王题诗调戏女娲、苏妲己进宫魅惑纣王开端,以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的中国历史为背景,描写了商朝与周朝的对抗,以及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法、破阵封神的故事,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做结尾。情节融合了当时的史实人物和神话人物,包括人类、道士、神仙和各种妖精,情节虚实交错,奇幻色彩浓厚,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河南坠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曲艺形式,俗称“河南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因使用河南坠子弦(又名坠琴)伴奏而得名。它流行于河南等中原地区和华北的部分省市。 河南坠子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莺歌柳"两种曲艺形式。从清代末叶开始,两个曲种的艺人逐渐合流,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特别是莺歌柳的伴奏乐器小鼓三弦被改制成坠胡以后,改弹拨乐器为弓弦乐器,伴奏旋律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促成唱腔音乐的重大变革,"溜腔"(俗稀"哼弦子",起腔之前使用)的使用就是曲型成熟的表现。新的唱腔和音乐结构的出现,是河南坠子形成的标志,其时约在1900年左右。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 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都是短篇。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