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书孙子兵法第一部



在山东博物馆,有这么一件文物,更准确的说,应该叫国宝,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被评为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件国宝就是1972年4月10日发现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孙子兵法》竹简。《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总共十三章,6000来字。当时,各国之间作战还十分一板一眼,比起野蛮的斗上个头破血流,王公贵族们反倒是更加注重礼仪。而孙武便是改变这种情况的关键角色,可以说,是他将时代推往了一个新的阶段,让战争一词的意义发生改变。到了近现代,...


领悟传统文化孙子兵法精髓,启发做人做事的哲学道理!

作者简介: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书籍信息:《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

《孙子兵法》,不仅是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



中华古典谋略精华,海洋老师带你进入《孙子兵法》

每日一读,日积月累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


处世为人的智慧心法,成事兴业的善谋良策






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

《孙子兵法》即《孙子》,又称作《武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被奉为中国兵家经典,也是作战原理的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是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内容重点:《孙子兵法》作为国学经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