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之包公访太康
田荫亭(1915~1997),田派西河大鼓创始人、著名书画家。字悦川,号省骄,原籍河北省河间卧佛堂乡河西村。田荫亭到了中年时期,西河大鼓艺术已达炉火纯青之境,说、唱、做、念臻于完美,创词编曲无一不佳,弟子数十人,再传弟子多不胜数,优秀门人有河北省曲协副主席段少舫、著名曲艺家赵连甲等。
田荫亭,男,1915年出生在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镇河西村的西河大鼓世家。父亲原名田峻岩艺名田士杰,在家乡和天津从艺多年,在津门曲艺界颇有声望。他所生三子,长子田伯亭(艺名田起山)天津著名西河大鼓演员,次子田亚亭,在家务农,三子田荫亭,从艺后赵玉峰给起的艺名田起微。 1952年领导派田荫亭、赵田妮、郝秀兰等一行五人到鞍山、齐齐哈尔演出。大家听说到赵玉峰那里去(赵玉峰那时已到鞍山)都非常高兴。到鞍山后,赵书棋(赵玉峰之子)单田芳、杨田荣等到车站去接他们,而后他们一起去拜访了赵玉峰老师,在这里演出一个半月,效果非常好。报社、电台经常来采访,录制播放他们的节目。利用这个机会,田荫亭每晚都到赵老师家学艺,赵玉峰一招一式的教他《隋唐》、《凤仪亭》、《将相和》等书目,使田荫亭等,经济,艺术双丰收。在齐齐哈尔演出,听众空前,电台录制了他的长篇书《包公案》。两地演出期间,田荫亭还收下赵连甲的爱人李文秀等5个徒弟。田荫亭一向对培养曲艺事业接班人认真负责,谆谆教诲,他一生中共收下19名徒弟,可谓桃李满天下,有的已闻名遐迩,像赵连甲、段少舫、刘少斌、韩素芬、陈凤芸、李凤芝等.他们的成才无不有田萌亭的一份心血。
朱锡梅,女,民国29年(1940)出生于太康县城内县前街。1954年参加县豫剧二团,1957年元月调入县道情剧团。1958年后,被选为三、四届县人大代表,1960年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她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理事、省文朕委员、周口地区文朕理事。1984任县道情剧团副团长。
最好听的太康道情唱段,精心制作,配有戏词!
道情又称渔鼓戏 。太康道情历史悠久,源于春秋远古时代。是汉族 [2] 民间戏曲剧种之一,分布在河南太康及其周边地区。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
“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阅读此书,帮助你了解洛阳,了解中原大地的文化。
献给热爱评书的你
《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公案小说,明代的公案小说,讲述包公破案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三大公案之一。影响较大。全书十卷,安遇时编。编著者安遇时生平事迹待考。
《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是中国古代文学著名公案小说之一,全书共十卷,安遥时编。编著者安遇时生平事迹待考。小说主要讲述了包公破案的故事,基本内容是歌颂包公的,通过他审理的一系列案件,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
包公的传说由来已久,世间每有不平事,总是期望有包公来主持正义。惩治坏人,为平民好人伸冤。弘扬正气。评书由众多小故事组成,各自独立成章。欢迎各位收听。
评书《包公奇案》《包公奇案》是由已故评书大师,有“南北二阔”北阔之称的孙阔英先生遗作。现由孙阔英先生之子,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孙岩先生为广大听众呈现的又一部反腐倡廉弘扬正气的公案类评书佳作。由孙岩先生十余年的整理,精心打磨,本书故事新颖,情节跌宕起伏,丝丝入扣,扣人心弦,诸如“虎头铡刀铡纪宏伟,巧断黄犬安,婆婆告亲生母亲杀子”等等精彩回目。加以运用评书传统表现手法“领,卖,诈,惊”,使《包公奇案》必将成为评书史上又一经典。表演者孙岩先生,艺名小曾,国家一级评书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全国著名表演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承传人,代表作有《龙公案》《光明复仇记》《薛葵传》《九义十八侠》《红岩》《父亲的艺生》《人间活佛道济》《功夫咏春》等多部长篇评书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多家省级电视台,电台播出,被国家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全国优秀评书演员”称号。《包公奇案》约200回,
《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明代的公案小说,讲述包公破案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三大公案之一,影响较大。全书十卷,安遇时编。
故事有趣,有侦破,有推理,有人情,有世故,有古代的风土人情,也有爱情故事
《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明代的公案小说,讲述包公破案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三大公案之一,影响较大。全书十卷,安遇时编。
《包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其内容虽不连贯,但包公形象却贯穿全书。与其他公案小说一样,《包公案》的成书,也是源自民间故事的流传。宋元时代,商业、手工业的发达造成了都市的高度繁荣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在工商荟萃、人稠物穰的都市中,为适应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求,一种适合市井平民的“说话”艺术诞生于“瓦肆勾栏”之中。说话艺人敷演的故事被称为“话本”,后经文人整理,这种话本便成为最初的通俗短篇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