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音古乐常存

泉州南音

3532万
广府南音

345.8万
泉州南音

“南音响起,犹如穿越到了千年之前,它悠远、多情、雅致……南音的音色仿佛古画,隐约浮现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伴着潺潺地流水声,奈何每一个音都是滑向消逝的,被唤醒的记忆没来由随之而去,寻寻觅觅中那深远的记忆来自何方?也许那就是我...

1091万
泉州南音

651.6万
琵琶古乐

7852
敦煌古乐

敦煌藉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古代融合了东西方歌舞艺术,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敦煌民间乐曲。1900年藏经洞敦煌遗书的发现震惊了世界。抄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的工尺谱抄本三谱(P.3808)完整记录了唐五代敦煌乐谱,但因谱字难识,素称“天书”。甘肃著名...

244029
古乐鉴赏

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您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就是高山、就是流水、就是丝竹、就是冬雪,就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就是中国古典音乐特有之美。您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不?您知道中国音乐也能发烧不?中国古典音乐历...

14285.6万
闽南音乐

7672
南音(弦管阁)

听南音 品弦管,泉州弦管

746.6万
南音伴奏带

听南音 品弦管 南音伴奏带

7436.2万
南音指尾清唱

“南音指尾”通常由南音指套的末一节或二节奏起,除了用于南音活动开场“起指”清奏外,也经常作为“散曲”演唱。指套于清奏时虽不演唱,但旋律依字行腔,乐器演奏者依然于心裡默唱曲词,因此指套的学习必须要从扎实唱好曲词开始。

56.7万
敦煌古乐25首

席臻贯译谱并整合成曲

261.6万
古音古乐——文

162.8万
南音小仓库

这里面是南音唱的歌,还有一些比较好听的歌曲,唱的不好哈,大家娱乐哈~~

78.4万
南音·战疫情

庚子新春,在新型冠状病毒这场汹涌来袭的疫情战场上,不仅仅有医生、护士、科研工作者、解放军战士、志愿者……每一位艺文工作者、南音艺术家、弦友也是这场战“疫”的一员,他们克服时艰,创作出一首首动人心弦的新南音,赞美逆行身影、歌颂凡人小事,都...

335919
卓圣翔原创南音

萃取南管精华雅韵,镶嵌唐诗宋词意涵。划时代乐章  | 《唐诗宋词南管唱》台湾南音名家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南音古乐的艺术之门2000年起,台湾南音名家林素梅与南音作曲家卓圣翔开创“唐诗宋词南管唱”,由卓圣翔精选唐宋以降经典诗词500多首,以101支南音曲牌入调,萃取南管精华雅韵,镶嵌唐诗宋词意涵,谱写划时代乐章《唐诗宋词南管唱》300多首。 卓圣翔:琵琶圣手,谱曲千首。卓圣翔,祖籍福建南安,落籍台湾。著名南音作曲家、琵琶演奏家,传艺足迹遍及东南亚国家、台湾、香港、泉州和厦...

255711
云南洞经古乐

998.4万
05、洞經古樂

洞经音乐是非常古老的传统器乐乐种,起源于宋代的四川省,现流行于四川省,云南汉族地区和丽江、楚雄等纳西族、彝族地区,源于古代中原的道教丝竹乐。 洞经音乐发源于四川省蓬溪县,其创始者为刘安胜和卫琪。 2014年11月11日,洞经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音乐的流变特徵,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产生以来,迄今有830多年历史了。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初传、渐盛、鼎盛、衰微与重振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因经济、社会与宗教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就云南而言主要是:第一,乐曲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初期全省数百支洞经乐队尚有二千余支曲子,后经有关部门大力搜集、整理、鉴定(除掉同曲异名者)尚有1500多支。洞经的谱本为工尺谱。洞经谈演有相应的斋醮科仪,要摆经坛神案,阖会要先列队前往迎神。参加谈演的人员多是文人书生,其文化心态和音乐观,受儒家和道家的影响,形成了洞经音乐的特色。他们谈经习乐,一是对功名的追求,以祭祀文昌帝君为寄托,祈求天人感应,好运降临;第二,对长生的追求,而且音乐可以娱神娱人;第三,因为洞经会受皇室或官方扶持,入会光荣,能标志身份地位之尊贵。 [2] 洞经音乐的正规谈演,依照古例必先由“领腔生”领唱,根据不同的“科”,不同的经文,“起”不同的经腔,乐队、和声跟上。如:祭祀神圣座调、礼请十供养调、敬调、叙话、劝慰、忏调等。唱诵经文是洞经的主要内容,有领有和,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有时只用木鱼击节,有时则要音乐伴奏。各地洞经团体有自己一套约定俗成的配曲定规。 谈腔是抒情性较强的韵腔,演唱经文中的韵律诗词,伴奏可分为细乐和大乐两种形式。曲名末一个字往往带颂、赞、偈、忏、引、章、腔、歌、音、供养等。如:请和颂、天宫颂、开经赞、香赞、开经偈、收经偈、大洞咒、吉祥咒、朝天忏、梅花引、贺章、道士歌、十供养等。唱词多为规整的五、七言律诗、绝句、四言诗、长短句,分别配以不同的乐曲,如五言句选《锁道龛》、七言句选《一江风》。谈腔旋律优美动人,在洞经曲子中占有很大比例。 诵腔,即宣叙性的韵腔,是吟颂式的乐曲,可称“吟颂腔”。伴奏一般为单击木鱼或者铛子,有时也加少量的丝弦乐配合,乐曲的长短随词段而变化重复。击謦收文止乐。 读腔,即指读表文和祝文的韵腔,依字行腔,腔调自由,无拘无束,变化因人而异。不击不奏任何乐器。

243.1万
廣東南音專輯

廣東南音是流行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曲藝曲種,始於清末。包括:地⽔南⾳(通常算卦的⼈唱的,⼏乎絕跡,被視為南⾳的正宗)、戲曲南⾳(粵劇中的南⾳)、⽼舉南⾳(妓⼥唱的南⾳,已絕跡)。源於外省的南詞班且吸收江、浙的“揚州彈詞”等曲種的音樂經衍變、...

852.6万
离凰-南音版

《离 凰》美女作家猗兰霓裳后宫小说巅峰之作,媲美《后宫 甄嬛传》 《步步惊心》演绎深深宫墙内起伏跌宕的爱恨情仇。此书由南音团队精心录制,希望各位好朋友可以多多支持,多多点赞多谢啦。播音《南音》《蜘蛛》《uncle》《满园》...

1910
厦门南音精英集

福建南音,源远流长,古朴典雅。南音,亦名弦管、南管、南乐、南曲、五音、郎君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起源于汉唐,肇基于五代,形成于宋元,成熟、发展于明清迄今,流行于闽南厦漳泉地区,并流播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人华侨聚集地,成为联系海内外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2006年福建南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2.9万
王心心南音精选

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从容不迫的声音来达到方寸不乱。南管(亦称“南音”)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合奏乐种之一。乐制曲谱包容了中国儒家哲学与美学思想,其抑扬绵延一唱三叹的特色深深打动现代人的心灵。王心心,当代华人最重要的南管音乐家之一,被誉为南管天后、当代南管传承与创新第一人。王心心生长于福建泉州,四岁开始学习南音;精习指、谱、大曲及各项乐器,尤以歌唱著名,是南管界少见「坐遍五张金交椅」的音乐全才。一九九二年定居于台湾,秉承南音当代传唱的使命,勇于突破传统的窠臼,二〇〇...

75.1万
林素梅南音精选

名家名曲 | 中原河洛古音,南管声腔曲韵。南音意境水墨般空灵与素净,南音质地古玉般清透与温润。一切表现是那么含蓄、内敛、端庄又恬淡。本辑精选林素梅、卓圣翔代表作《唐诗宋词南管唱》《现代诗词南管唱》等。南音“才女”林素梅以吟唱唸形式,带您领略中原河洛古音,南管声腔曲韵。演唱者 | 林素梅资深南音艺术家、制作人,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福建南音网创办人兼总编辑,一位集南音演奏、演唱、教学、编著、活动策划与新媒体传播推广为一体的复合型南音艺术...

167389
禅诗南音·莲韵清曲

本辑音乐选自南音有声书《禅偈诗词南管唱》主编:许长庵(厦门);作曲:卓圣翔(台湾)制作:林素梅(台湾);演唱:罗纯祯(台湾)全书计收入115首曲,132首詩詞,51支曲牌。篇目先以管门,次按曲牌(辈分)排位,再以该首诗词的意境定曲调来确定其前后顺序。每首诗词正文后面设有艰涩字词注释、作者简介、歌词导读三项。难词注释,包括对佛教典故、俗语作适当解释说明;作品(歌词)导读包括作品的背景简介、内容解说或点拨。许长庵主编自序:卓圣翔先生敏锐察觉到南音所表现出的词曲...

18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