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渔鼓调剧
越剧早期唱腔
越剧 越调 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民国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 著名演员有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范瑞娟、徐玉兰、尹桂芳、王文娟、张桂凤、茅威涛等。 越调 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其演出形式有三种:第一是皮影越调戏;第二是木偶越调戏;第三是越调大戏班。这三种演出形式迄今仍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和河南的南阳一带农村流行。 河南越调音乐由于其历史悠久,既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伴奏乐器以四胡(俗名“上天梯”)为主(因而越调也有时被称“四股弦”),卧笛、月琴为辅,后来逐渐增加了短杆坠胡、闷子、二胡、唢呐、三弦和琵琶。 越调的传统剧目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两种,有四百多出。正装戏为越调的传统剧目,其结构严整、唱词深奥,每段唱词固定,并规定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道白时用卧笛伴奏,主要演历史袍带戏,多以生、净为主角,如:《抱火斗》、《文王吃子》、《乌江岸》、《十五宫》等。外装戏多系活词连台本,也有许多公案戏。外装戏以小生、小丑为主角,词句通俗,多唱少白,生活气息浓厚,如《李双喜借粮》、《火焚绣楼》、《哭殿》等。 当代河南越调代表性的演员有生行的张秀卿、申凤梅,旦行的毛爱莲等。
越剧四工腔时期,著名旦角演员先后有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支兰芳等,著名小生演员先后有屠杏花、竺素娥、李艳芳、马樟花等。
潮剧,因形成于广东潮汕地区而得名,俗称“潮调”、“潮音戏”、“白字仔戏”,明末已在闽南的诏安、云霄、平和、东山、漳浦、南靖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建阳麻沙出版的《荔镜记》剧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时,吸收南音的音乐曲调。据清顺治《潮州府志》载:明末清初,潮剧是“杂以丝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风声调”。乾隆版《潮州府志》载:“所演传奇,皆习南音而操土风”,“声歌轻婉,闽、广参半。”演出剧目的唱白以闽南方言杂潮语,故清李调元认为“潮音似闽”。 [1]
精选豫东调名家名段,鲁豫皖各地名家荟萃,红脸王,著名红脸,名旦,名丑的精彩演绎,经典曲目,经典唱段,余音绕梁,酣畅淋漓,一口气让你听的过瘾!喜欢就关注我吧!
歌剧咏叹调赏析
中华戏曲渊源长,豫鲁苏皖曲艺乡。百家争鸣民间唱,豫东红脸是最强。昔日唐门艺术创,八大唱将天下扬。人生如戏戏人生,薪火相传文化兴!
票友专用降调伴奏!
豫东、皖北、鲁西南,红脸唱段,一人一韵,地域不同,形成的风格不一
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理论家。拉莫50岁才走上戏剧音乐创作的道路,他的戏剧音乐包括法国这一时期的各种体裁样式;他于1722年发表和声学教程,奠定了近代和声学理论。
民间小调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特别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者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娱乐嬉戏、自然风光、生活知识、民间故事等。...
流传在陕西的古老皮黄腔——汉调二黄戏专辑 汉调二黄戏,又称陕二黄、山二黄,系古老的皮黄腔剧种,曾为陕西第二大剧种,流行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雒、西安,旁及川北、陇东、鄂西北、豫西等部分地区。因原来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
集豫剧豫东调红脸百家唱段,传承红脸王艺术,为喜爱唐玉成艺术人们贡献一点力量。
河南戏/中原文化艺术/中原豫人/名家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