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弦画扇面

常澍田(1890—1945),单弦八角鼓艺人,北京人,满洲镶黄旗,郎佳氏。出身于八角鼓世家,父亲明五和三伯父明三、四伯父明四都是唱八角鼓的,明四(明永顺)还是明亮堂的班主。常澍田自幼从三伯父学唱大鼓兼习三弦,又从四伯父学唱单弦牌子曲。12岁起就随其父到票房走局演出。大约在宣统二年(1910年)以后由票友身份正式下海成为职业艺人,与刘宝全、金万昌、韩永禄等结为盟友并长期合作演出。民国十五年(1926)三十六岁时,经同仁堂药铺老板乐松生引荐拜单弦牌子曲大家德寿山为师,成为...


原文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注释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2.惊:吃惊,害怕。

笔墨自然天成



单弦源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形成于清代末叶。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其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生活,代表曲目有《胭脂》《挑帘裁衣》《金山寺》等。自单弦票友随缘乐以后,出现了德寿山、全月如、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等...

曹宝禄(1910-1988)单弦八角鼓艺人。 十三岁时拜弦师尚福春为师,学唱梅花大鼓和京韵大鼓,十六岁出师,即在天桥畅宜园等茶馆卖艺。1930年,经著名京韵大鼓艺人白云鹏介绍,拜金晓珊为师,学唱单弦牌子曲和联珠快书。北京解放后,曹宝禄积极参加曲艺改革工作,热情演唱新曲目。1951年到1952年,先后两次参加赴朝鲜慰问团,任曲艺服务大队副队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主持排演曲艺剧《柳树井》,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奠定了北京曲剧的基础。19...

荣剑尘(1881-1958),男,单弦八角鼓演员,荣派单弦创始人。北京人,满族,祖姓瓜尔佳氏。原名荣源,后改名荣勋,字健臣。 他祖居北京西郊健锐营,幼年曾在健锐营的功房习武,在私塾攻满文。其间常去离家不远的八角鼓票房听排练,十二、三岁即能唱一些时调小曲,如《反相思》(戏丫鬟)、《后娘打孩子》、《十二重楼》、《叹清水河》、《罗章跪楼》等等。尔后向八角鼓名票庆厚庵、高俊山求教,学唱岔曲、单弦牌子曲、联珠快书和拆唱八角鼓,兼学三弦、琵琶。几年后,成为健锐营一...

张伯扬(1923-2007)单弦演员,他自幼受其父影响爱好曲艺,十七八岁拜花连仲为师学习单弦,开始业余演唱。20岁拜著名联珠快书艺术家曾振庭先生为师,向其学习了《蜈蚣岭》、《挑滑车》、《草船借箭》等快书曲目。1945年正式成为专业演员,由于他嗓音条件好,加上勤学苦练,艺术上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为了著名的单弦演员,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济南等地演出,深受南北观众欢迎。解放后,先后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曲艺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天津...

谢芮芝的表演风格是“寓谐于庄”。他嗓音宽厚雄浑,以嗖儿音巧腔称著,惯用俏巧之声腔感人,对于【太平年】、【南城调】、【湖广调】、【倒推船】等曲牌演唱总结了一套独特的处理方法,不墨守成规,使传统曲牌有了新的表现力。他善于以不同的声音变化表现...

赵玉明1929年出生在北京,她自幼随着父亲赵松山学唱京韵、梅花大鼓,6岁就跟着父亲到大宅门里唱堂会,10岁起跟着大人背着大鼓走街串巷卖艺求生,13岁走进了北京天桥的杂耍园子,14岁进入桃李园坤书馆正式演唱鼓曲,历尽坎坷,几经磨难。后进“茗园”,此间受白凤岩及名家胡宝钧的指点。1952年赵玉明加入中央广播说唱团,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增芬、孙书筠等大家共事,曾先后演唱新梅花调、西河大鼓、单弦等曲种。1956年拜单弦名家谭凤元为师,从此潜心深造,专攻“谭派”单弦艺术。1972年,由...


回忆、梦境和现实,在“我”脑中混为一谈。 作品的开始,“我”便已经在一切的终点。 但却仍猜不到故事结局。 就像“我”想不起,让“我”牵挂一生的画中的人,究竟是谁。 如果“我”想起了之前的事情,一切是否可以改变? 橙光游戏改编,原作:莲中狐foxinlotus 游戏地址:http://www.66rpg.com/game/80033

从未谋面的神秘二叔,春节气死了爷爷,更是让我接触到了一个奇怪陆离的世界...

一阵风沙 隐去了月牙独坐亭前 细雨煎茶…案上灯火 红烛和白蜡手里剩下 你的锦帕…我是你画在眉间的红砂生骨连心 素念更难拔…耳边循环着歌手李梦的新作《画砂》瞬间进入她的时空画卷,沉浸在“一袖云水漫过了天涯 摭住了思念的愁,一...

《拾画》作词:黄苏琦作曲:伏昆乐队演唱:伏昆乐队...

愿,此扇无尽,同他执笔共绘,耗一生光阴。 王不凡正式推出个人首支音乐作品《画扇》,流转之间,相思成线。 作为王不凡的第一支音乐作品,携手金牌音乐人郑文的同时还邀请国内著名男旦董飞共同演唱,成功将中国风音乐与中国戏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带来这首独具匠心的《画扇》,浓厚的中国音乐元素与当代流行音乐唱法相互碰撞,潮流与国粹两厢交融,使得这首歌曲充满了韵味,也完美诠释了中国风音乐的动人之处。 “且今遥寄相思豆一枚,近邀这明月空举杯,挥笔落款已不知岁月,扇中人隐现“……歌曲最后,王不凡与董飞的合唱也为《画扇》的整体添上了浓厚的一笔。


单弦源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形成于清代末叶。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其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生活,代表曲目有《胭脂》、《挑帘裁衣》、 《金山寺》等。自单弦票友随缘乐以后,出现了德寿山、全月如、荣剑尘、常澍田、谢芮...

民国初年,曾振庭拜在于福田先生门下正式下海,曾在南京、汉口、芜湖、杭州及京津等地演出,解放后到天津市曲艺团工作,1957年参加天津市第一届曲艺杂技汇演,演出了单弦《劳山道士》,他的主要录音资料有单弦《劳山道士》、联珠快书《白门楼》《挑华车》...

廉月儒(1935-2008),女,原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单弦演员。原名陈秀芳,天津人。她擅演以《水浒》、《聊斋》、《红楼梦》、《今古奇观》、《三言二拍》等我国优秀古典文学名著为题材所编写的唱段和岔曲,由于在原著中,对情节、人物的描写都比较细腻,所以...


谢芮芝(1881年-1957年),男,单弦演员、相声演员。北京人。谢芮芝的单弦牌子曲演唱特别重视语音的运用,独树一帜,其唱法异于荣、常二家,自成一派,表演风格是“寓谐于庄”。谢芮芝早年家庭富裕,先学京剧老旦,私淑龚云甫,与名伶汪桂芬等时相往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