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名家说大鼓

现当代曲艺名家单弦,京韵大鼓,陆倚琴,张秋萍,王莉,冯欣蕊,张蕴华,刘秀梅,鐘玉杰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早期,西河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如《杨家将》、《呼家将》等。西河大鼓进入天津后,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艺人,产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赵(玉峰)派,以及20世纪40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的专工短段的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纷呈,展现出多彩多姿的艺术风格。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370余篇。内容大部分是历代战争故事、历史演义、民间故事、通俗小说、神话故事和寓言笑话等。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继承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2006年,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

铁片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该曲种以演唱时敲击铁片(实为铜片)而得名。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大鼓艺人王佩臣在天津使之成型的曲种,流行于天津、北京地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北大鼓原称“鼓书”、“打鼓说书”、“打鼓京腔”、“说善书”等,是一门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是湖北四大地方曲艺之一。湖北大鼓可以一人说唱、也可以二人对口唱或者多人群口唱等,并有二胡、三…………

梅花大鼓,又称“梅花调”、“北板大鼓”,是北方鼓曲的代表曲种,也是北京、天津地区特有的地方性大鼓曲种之一。梅花大鼓曲调优美,旋律悠长,唱腔悠扬婉转,咬字珠圆玉润,拥有自己独特的唱腔特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钗头凤》《琴挑》等。梅花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产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于京津冀等地区。2014年11月11日,天津市申报的“梅花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早期,西河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如《杨家将》、《呼家将》等。西河大鼓进入天津后,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艺人,产生了北口朱...

滑稽大鼓名家合辑,包含架冬瓜,老倭瓜,莫歧等名家的各个唱段。

西河大鼓名家合辑!包含艳桂荣,马增芬,郝艳霞,田荫亭等等多位名家的唱段。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

梅花大鼓,又称“梅花调”、“北板大鼓”,是北方鼓曲的代表曲种,也是北京、天津地区特有的地方性大鼓曲种之一。 梅花大鼓曲调优美,旋律悠长,唱腔悠扬婉转,咬字珠圆玉润,拥有自己独特的唱腔特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钗头凤》《琴挑》等。


全国戏曲、曲艺名家名段

京东大鼓是一种采用京东方音说唱表演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主要流行于河北廊坊、承德、保定、唐山、北京怀柔和天津宝坻一带。

京东大鼓名家合辑,包含刘文斌,刘少斌,董湘昆,李承秀,郝德宝,倪万珠,汤敏,王大海,王缉馨等多位名家的唱段。

这是志扬小盆友精选的100段当代北方鼓曲名家演唱的经典作品,所谓当代,我定义为艺术道理开始于解放后的新时期,选择范围还是京津观众比较熟悉的曲种和演员,大都师出名门,其中部分演员并不在专业团体,或者是没有很高的声望,但是具有比较高的艺术水平,...

京韵大鼓《大西厢》主要描写张君瑞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丫鬟红娘传书递简促其好事,有情人终成眷属,具有深刻的反封建意义。因演唱难度高、唱词经典、曲调优美被称为大西厢。

关于古典音乐,名家怎么说?

孙书筠(1922年-2011年12月8日),女,原名孙慧文,北京人。刘(宝全)派京韵大鼓演员,京韵大鼓女声化的丰碑。孙书筠是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

董湘昆,原名董庆永(1927年5月15日-2013年5月26日),男,汉族,天津宝坻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东大鼓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

接收来自教育名家的心声,取悦温暖彼此的内心。用声音点亮来时的路,用声波指引前进的方向。。。

刘宝全(1869年-1942年),男,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省深县人。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作品有《大西厢》等20余段。

喜马拉雅·家长大学:为家长提供教养方法、亲子沟通、习惯养成等各个家庭教育维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