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音锣鼓

潮州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以打击乐为主,是以大鼓为中心,以唢呐为领奏的大型合奏形式。鼓手既是乐队主奏,又是乐队指挥。鼓手槌击鼓心、鼓边、鼓沿,采取响击、闷击、重击、轻击以及节奏变化,手槌加花等手法,指挥着乐队的演奏。潮州大锣鼓作为古老的民俗文化,广泛流...

272.6万
探秘南锣鼓巷

91845
南锣鼓巷史话

历经元明清三代,穿越八百载风雨,她是盛元大都同龄人,她是古城民居见证者,她是城市历史活档案。

222447
地水南音

广东地区的粤语说唱,包括地水南音、木鱼 、龙舟 和粤讴 四种歌体。它们以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水南音的的弹唱者多数是失明人士,因为听众觉得这样便不会泄露自己的身份。男弹唱者称为瞽师;女的则称为师娘。香港著名的南音演唱者有杜焕...

51.3万
北京-南锣鼓巷

票价详情 免费 适宜 四季各有特色。9月-10月的秋高气爽、枫叶渐红、银杏铺路,此时旅游最佳。 电话 暂无 简介 “南锣鼓巷”是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一条很古老的街道,南北走向,全长800米。至今在这条街的东西两侧各有8条胡同整齐对称地保留了下来,从南向北,...

121.4万
穿越南锣鼓巷

她恍若隔世,竟穿越至南锣鼓巷88号古宅。心中疑云密布:缘何非是传闻中的95号?莫非那厢人潮汹涌,已无立锥之地?88号之门缓缓开启,历史的尘埃轻拂过他的脸庞,一场不期而遇的时空之旅,悄然在南锣鼓巷的青石板上铺陈开来!

13414.7万
泉州南音

“南音响起,犹如穿越到了千年之前,它悠远、多情、雅致……南音的音色仿佛古画,隐约浮现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伴着潺潺地流水声,奈何每一个音都是滑向消逝的,被唤醒的记忆没来由随之而去,寻寻觅觅中那深远的记忆来自何方?也许那就是我...

997825
广府南音

345.7万
泉州南音

3531.5万
泉州南音

651.5万
闽南音乐

7667
北京- 南锣鼓巷

地址北京市 东城区南锣鼓巷胡同 票价描述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乘车信息 暂无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1213万
南音伴奏带

听南音 品弦管 南音伴奏带

7435.8万
南音(弦管阁)

听南音 品弦管,泉州弦管

746.5万
南音指尾清唱

“南音指尾”通常由南音指套的末一节或二节奏起,除了用于南音活动开场“起指”清奏外,也经常作为“散曲”演唱。指套于清奏时虽不演唱,但旋律依字行腔,乐器演奏者依然于心裡默唱曲词,因此指套的学习必须要从扎实唱好曲词开始。

56.3万
粤剧常用传统锣鼓集

17220.1万
卓圣翔原创南音

萃取南管精华雅韵,镶嵌唐诗宋词意涵。划时代乐章  | 《唐诗宋词南管唱》台湾南音名家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南音古乐的艺术之门2000年起,台湾南音名家林素梅与南音作曲家卓圣翔开创“唐诗宋词南管唱”,由卓圣翔精选唐宋以降经典诗词500多首,以101支南音曲牌入调,萃取南管精华雅韵,镶嵌唐诗宋词意涵,谱写划时代乐章《唐诗宋词南管唱》300多首。 卓圣翔:琵琶圣手,谱曲千首。卓圣翔,祖籍福建南安,落籍台湾。著名南音作曲家、琵琶演奏家,传艺足迹遍及东南亚国家、台湾、香港、泉州和厦...

255482
南音·战疫情

庚子新春,在新型冠状病毒这场汹涌来袭的疫情战场上,不仅仅有医生、护士、科研工作者、解放军战士、志愿者……每一位艺文工作者、南音艺术家、弦友也是这场战“疫”的一员,他们克服时艰,创作出一首首动人心弦的新南音,赞美逆行身影、歌颂凡人小事,都...

335918
南音小仓库

这里面是南音唱的歌,还有一些比较好听的歌曲,唱的不好哈,大家娱乐哈~~

78.4万
柯南音乐合集

不能忘记过去就无法前行。

61.4万
离凰-南音版

《离 凰》美女作家猗兰霓裳后宫小说巅峰之作,媲美《后宫 甄嬛传》 《步步惊心》演绎深深宫墙内起伏跌宕的爱恨情仇。此书由南音团队精心录制,希望各位好朋友可以多多支持,多多点赞多谢啦。播音《南音》《蜘蛛》《uncle》《满园》...

1910
廣東南音專輯

廣東南音是流行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曲藝曲種,始於清末。包括:地⽔南⾳(通常算卦的⼈唱的,⼏乎絕跡,被視為南⾳的正宗)、戲曲南⾳(粵劇中的南⾳)、⽼舉南⾳(妓⼥唱的南⾳,已絕跡)。源於外省的南詞班且吸收江、浙的“揚州彈詞”等曲種的音樂經衍變、...

852.3万
王心心南音精选

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从容不迫的声音来达到方寸不乱。南管(亦称“南音”)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合奏乐种之一。乐制曲谱包容了中国儒家哲学与美学思想,其抑扬绵延一唱三叹的特色深深打动现代人的心灵。王心心,当代华人最重要的南管音乐家之一,被誉为南管天后、当代南管传承与创新第一人。王心心生长于福建泉州,四岁开始学习南音;精习指、谱、大曲及各项乐器,尤以歌唱著名,是南管界少见「坐遍五张金交椅」的音乐全才。一九九二年定居于台湾,秉承南音当代传唱的使命,勇于突破传统的窠臼,二〇〇...

74.6万
厦门南音精英集

福建南音,源远流长,古朴典雅。南音,亦名弦管、南管、南乐、南曲、五音、郎君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起源于汉唐,肇基于五代,形成于宋元,成熟、发展于明清迄今,流行于闽南厦漳泉地区,并流播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人华侨聚集地,成为联系海内外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2006年福建南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2.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