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出师表朗读

前出师表

2006423
后出师表朗诵

后出师表

723698
诵读《出师表》

1252.3万
出师表(分段)

已经分好段啦,方便背诵哦。

8111.5万
精讲《出师表》

212.8万
出师表原文和译文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曾居隆中。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政治家、军事家。陈寿说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霜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末避乱荆州,躬耕隐居。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地方打败曹操,占领荆州,西取益州,建蜀汉。刘备称帝,他任丞相。刘备死,受托辅助后主刘禅。他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安十二年(234)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著有《诸葛亮集》。

822万
后出师表朗诵读

"违"字老裴读三声读习惯了,读到最后老裴才发觉,另外“解”字老裴读了两个音,老裴觉得有点儿乱,适合部分读jie部分读xie。更字老裴也读了两个音,手头资料不多,就不纠结,大家自行理解吧。如有其他读错的地方,帮老裴指出吧,感谢!《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

81.7万
前出师表朗诵读

很多人觉得老裴的东西方便背书,所以很多初高中古文老裴都读了很多遍,如“桃花源记”,如“琵琶行”,如“春江花月夜”......感谢大家愿意听!老裴常有读错的地方,希望帮忙指出,也方便后来者学习,更能让老裴以后有机会改进一下,再次表示感谢!裴读兵书,有陪读的吗?简介:《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 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简介: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17151万
出师表•诸葛亮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5.1万
出师表-奇然/沈谧仁

25098
《出师表》中英文

更多精品节目,尽在鸢音诗阙。快来关注订阅吧《出师表》是诸葛亮的著作,小鸳希望通过诗歌的中英文朗诵,带领大家品味中华古文的魅力,带给大家不同的感受~

61735
出师表(全篇精讲)

       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

561.9万
后出师表(诸葛亮)

后出师表朗读

2634780
出师表 | 诸葛亮

569万
隆中对 出师表 试音

调调音,试试水,灰蒙蒙,睡觉觉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24222
平说古文:详解《出师表》

踏踏实实落实到每一个字词彻底吃透古文名篇《出师表》名句积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成语积累:三顾茅庐、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临危受命、引喻失义、陟罚臧否、感激涕零、不知所云…...

622.5万
万世师表——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11834
经典文章选读-《出师表》专题

直播时间:每晚18点—22点。。大家好,我是呆萌播音员,直播和专辑内容:以普通话,诗朗诵,电台、播音,朗读,聊天为主。努力做规范化,人性化,真挚优质的声音。以出师表之心言志,这是一篇想一读在读的经典。我坐在床边反复读了五遍,还是不够好,欢迎...

256248
孔子 · 万世师表

孔子及其思想经历千年光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所以他是圣人,但同时,他又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从今天起,我们就带着恭敬心和平常心,去了解孔子的伟大和平凡。...

3048万
团队优秀老师表彰大会

23747
诸葛亮《前出师表》安利一下美好发生

诸葛亮前出师表 主播薇【6 9 4 7 8 2 8 9 8】厚德老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bi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

42552
历代名篇 沧海拾贝 出师表兰亭序等

恰是清明,读到了你留下的文字,看到了你曾站过的地方。拜托春风,带去无言的问候。你让春风带回春雨给我。我不知道,你究竟是哭了,还是笑了。附:这个专辑就不开通AI文稿了,因为大多是文言,错别字必然会很多,请谅解。

352141
安利一下-诸葛亮出师表隆中对经典智慧

诸葛亮隆中对 主播薇【6 9 4 7 8 2 8 9 8】厚德老师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

41473
万世师表|素王孔子的智慧与传奇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的先世为宋国贵族,后因避乱迁居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中落,自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而...

277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