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琴







他是天才的艺术家,曾身处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相交加的时代,他拥有耀眼的光环,在那之下却隐藏着不可言说的痛苦,但他依然高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贝多芬,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音乐家之一。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二十多岁患耳疾,听力下降,直至四十几岁完全失聪。一生都在与他的命运作抗争,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可观的经典作品。重要代表作有:32部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乐、17首弦乐四重奏、...

内容简介《贝多芬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交加,他的成...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更是一位英雄!不论是《命运交响曲》还是《英雄交响曲》,都流溢着一种奔腾不息的力量!他像一头充满了力量的雄狮,又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他如大海般胸襟廓大,才华倾泻!他音乐中的光明以及对平等精神的追随,堪称绝伦!对于艺术...

贝多芬生在一个“破”与“立”相冲突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创作了一曲又一曲传世之作;他命运多舛,历经磨难,依然坚持着“一心向善,爱自由甚于爱一切;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真理”的初衷。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从不同的视角,不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音乐...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祛除浪漫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但受残酷的命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乐圣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被喻为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由此便能看出这套曲目的重要性。32首奏鸣曲是这位伟大作曲家的心血结晶,亦或是生命切片,忠实纪录了他一生的艺术旅程。早期的奏鸣曲热情激昂、中期的作品充满写作上大胆创新的实验性,晚期的作品则处处可见贝多芬对生命的诚实省思---不管在光明或黑暗的时刻,都以一种宽阔的慈悲心去爱、去拥抱。音乐艺术中的真、善、美,在贝多芬的音符中,有着最纯粹的实践---所以成了不朽。听听这份贝多芬笔下的不朽,在这喧闹匆忙的尘世中,得到一些真善美的精神力量。“What I have in my heart and soul – must find a way out. That’s the reason for music.” — Ludwig van Beethoven(在我心灵深处的,必须要被释放,而这就是我作曲的原因。)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曲》曾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