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萧传


《春秋左传》包括《春秋》本经,和传,也就是左传。全本。只录文本,不带注解。

孔子所作经典

《春秋左传》是经书,是史书, 更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孔子修订《春秋》,微言大义。《春秋左传》是左丘明对《春秋》的解释。


《左传》,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

中国古代经典集萃,海洋老师讲解儒家经典之《春秋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1] 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

《春秋》是孔子的作品,流传至汉朝被尊为五经之一,在四库全书中属于经部(十三经之一)。此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间鲁国与众诸侯国的大事,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体例宛若各年月的新闻标题汇...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记史文学作品,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1]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

内容简介 《春秋》是鲁国官修的历史,它按照鲁国十二君主的次序,简略记录了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的史事。相传孔子曾经修订过,孔子用“一字褒贬”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使人们扬善弃恶,因而《春秋》在西汉就被尊为儒...

墨渊我求求你,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你放了他们!” “什么都可以?”墨渊目光冰冷,“我要你为我生下萧族的继承人。” 萧浅攥紧了拳头,只觉得天旋地转,“好,我答应你。”1、该专辑免费收听。2、在收听过程中,如想快速阅读小说文字版全集,或者你...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31],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春秋列国志传,又名《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列国志传》、《周朝秘史》。明万历乙卯(1615)年刊本。十二卷114回。书题“后学畏斋余邵鱼编集”。作者余邵鱼,字畏斋,明福建建宁府建阳县人。本书取材正史记载及民间传说,全面叙述了春秋战国史事。其后...


这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也是最早的私家所著历史著作,从鲁隐元年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用《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



春耕園學校十多年來矢志不渝,致力於以儒家之經學教育養育子弟。學校重德行務實效,幼則教以孝悌,正蒙養善;長則循為己之學,重義理識辨,系統學習《四書五經》,深入解經,體會入德。因材施教,经世致用,以此養就儒家之君子!主講經師:吴飞,男,字笑非,山东济南人,号经礼堂。业郑学。重要著作有:《论语郑注疏》《孝经郑学疏》《春秋胡传比义》《汉学读本》《礼学拾级》,同时兼为朱子家礼研习会讲授《礼记郑注》《春秋四传》《大明律集解附例》。...


《春秋列国志传》为明朝余邵鱼编著。明余邵鱼编著。余邵鱼字畏斋,福建建宁府建阳县人。万历时余象斗重刻此书,呼为"先族叔翁"。象斗约嘉靖末至崇祯间人,则邵鱼当为嘉隆时人。明内府抄本,有彩绘插图,眉栏横标文中重要节目。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五字。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