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祈愿安乐遥

《寻找安乐窝》

《寻找安乐窝》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为了给自己收养的狗狗“袜子”寻找合适的小窝,而不断寻找,从而引发了家人的讨论,最终用真心打动了家人,让家里人同意自己养狗狗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内容有趣,读起来非常轻松。是爱英语的小朋友不可多得的读物。如果...

391.7万
安乐传(电视剧)

一身正气、心系苍生的梓元,原为开国元勋之后,因家族突遭变故流落民间。不愿被命运扼住喉咙的她取名任安乐,决定尽自己所能来安置因战争受难的黎民百姓,期待能为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的家园,同时她也在调查了解真相,希望能还家族以清白。她在帮助百姓的过...

441.7万
晚安乐未央2015

‖◣漫生活◎晚安乐未央◢‖当城市停下呼吸,你听,风的声音。当海洋停下流转,你听,海的声音。当时间停在十点,你听,我的声音。...

9648.9万
安乐死来了吗?

4583
生活在幸福安乐中

我们生在地球上,谁知道宇宙中浩瀚无垠的星空,有多少星球是我们的兄弟星球?我们来到这个地球上到底为了什么?

6253.4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道言:夫轮转不灭,得还生人中,才智明达,心和情柔,笃好三宝,志慕神仙,当思念善功,广建福田,功满德备,施行妙通,转神入定,以成至真。道行不备,仙亦不成。自从无数劫来,积学已成真人高仙、自然十方道者,莫不从业行所致,制心#2定志,坐念思微,...

1145026
唐·长安乐舞 选曲

中国在唐代(618—907)是一个统一的繁荣昌盛的国家。它的首都长安(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成为当时灿烂文化的中心。唐代音乐和舞蹈做为当时主要的表演形式,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峰。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有价值的遗产没有被完全地继承下来。但是敦煌乐谱的发现,和有些乐谱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现又重新介绍给中国。这就提供给我们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 国内的音乐界人士近年来译解了一些古乐谱,它使我们仿佛置身于唐代。可以设想,如果这些古代乐谱失传的话,那么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中国这部分音乐遗产就会...

16698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是否渴望成功却尚不得法?让我们一起从历代先哲为后世留下的修身处世典籍中寻找黄金法则,从历史故事中获得智慧,遵循这些法则和秘诀,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在漫漫人生路上走得更加稳健,获得更多的幸福。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  野兽之中有(一种)叫猱,小而善于爬树,爪子锋利。老虎的脑袋痒,就让猱挠个比停,(挠)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觉得(脑袋挠破了)。猱慢慢地取它的脑浆吃,剩下残余的用来献给老虎说:“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来献给您。”来户说:“忠心的是猱啊!爱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吃完了,还没有察觉。久了老虎的脑袋空了,疼痛发作,寻找猱的踪迹。猱却已经跑到高树上了。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内容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119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游说齐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大约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出游各国。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年间。当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孟子却“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 。到了齐国,孟子宣扬他的“仁政无敌” 主张,他在齐国很不得志,连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镒, 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 公元前329年左右,宋公子偃自立为君的时候,孟子到了宋国。他在宋国期间,滕文公还是世子,他去楚国经过宋国时见到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他从楚国回来又在宋国见到孟子。孟子说:“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意思是说,只要好好地学习“先王”,就可以把滕国治理好。不久,孟子接受了宋君馈赠的七十镒金,离开宋国,回到邹国。《梁惠王下》记载说,邹国同鲁国发生了冲突。邹穆公问孟子:“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回答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他说,这就象曾子说的那样: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回报你。现在,您的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您不要责备他们吧!“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滕定公死了,滕文公使然友两次到邹国来向孟子请教怎样办理丧事。滕文公嗣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亲自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的事情。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认为人民有了固定产业收入,才有稳定的思想道德和社会秩序。而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后,还必须对之进行“人伦”的教化。“人伦明於上,小民亲於下”。滕文公又派他的臣子毕战询问井田制的情况。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接着讲了一遍井田制。最后说,我说的是大概情况,您和您的国君参照着去做吧。 奔赴魏国 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已经五十三岁。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梁惠王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梁惠王讲了一套施仁政于民的办法。他说,这样,就是用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甲利兵的秦楚军队。梁惠王问的是怎样报复齐、秦、楚的具体办法,孟子回答的却是空泛的道理,当然得不到梁惠王的重视。孟子到魏国的第二年,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见到梁襄王,对他的印象很坏,说他不象个国君。这时,齐威王已死,宣王嗣位,孟子便离开魏国又到了齐国。 二度奔齐 孟子约于齐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再游齐国,受到礼遇。齐宣王见到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齐宣王想效法齐桓公、晋文公图谋霸业;孟子的政治主张却是效法“先王”,实行“仁政”。他讲的“保民而王”、“制民之产”的道理,虽然注意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长久利益,但并非“富国强兵”的当务之急,从而被看成“守旧术,不知世务” 。 燕王哙因让国给燕相子之,引起燕国内乱。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机派兵伐燕,只用了五十天就大获全胜。齐宣王对孟子说:“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说:“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宣王不听,“燕人畔”。王曰:“吾甚慙于孟子。”孟子对齐宣王的进言很多,并未见用。他本来打算依靠齐宣王来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但齐宣王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而不是想实现他那一套政治理想。孟子也看清楚了这一点,便准备回乡。齐宣王派人告诉孟子:“我欲中国(国都中)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这实际上是把孟子当作一块招牌,博得尊贤重士的名声。 《公孙丑下》记,孟子离开齐国,在齐的边境昼地停留了三宿。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迟缓呢?他说:“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又有人说,“我看老夫子你似乎有不愉快的样子。”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我何为不豫哉?”他以历史循环理论的观点认为将要有“王者”兴起,来统一天下。他寄希望于齐宣王,企望在齐国有所作为,但愿望落空了,只得离开齐国。 再游宋国 齐楚曾经有合纵之约。秦使张仪以土地之利诱骗楚怀王与齐绝交。楚齐已经断交,楚也发觉见欺。公元前312年,楚大发兵与秦战,两次大败于秦。当秦楚正要交战的时刻,孟子从齐国到宋国去,在石丘遇到宋牼。《告子下》记,宋牼听到秦楚要打仗,准备去说秦、楚罢兵。孟子问宋牼,用什么宗旨去说秦、楚?宋牼说:“我将言其不利也。”孟子反对言“利”,主张讲“仁义”。他说:“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君臣、父子、兄弟终(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他说:“先王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 孟子再游宋时,宋君偃早已自立为王。《滕文公下》记,孟子的弟子万章问:“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孟子说,汤、武行王政,他们的征伐,是从水火中拯救百姓,诛杀残暴的君主,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而无敌于天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 去宋赴鲁 不久,孟子便离开宋国到了鲁国。这时候正是鲁平公(约于公元前322年至前302年在位)将要使孟子的弟子乐正子为政。鲁平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乐正子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孟子。孟子很有感慨地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孟子这时已经六十几岁,便回到老家邹国,不再出游了。

1581.8万
黑布林——《寻找安乐窝》

184043
祈愿

张艺兴为影视剧《求婚大作战》亲自创作插曲《祈愿》。艺兴钢琴献唱,在略带伤感又悠扬婉转的曲调中,将青春里的心事,用音乐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过耳不忘。

118.4万
黑布林英语《寻找安乐窝》

每天一篇英语口语,助力英语学习!每天大声朗读,是英语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151710
次第花开-让心灵安乐在家

希阿荣博堪布的《次第花开》越来越被世人推崇,听堪布开示,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酸甜苦辣都成了最宝贵的财富,引导我们趋入正法,我想这就是次第花开的真意吧。在喜马拉雅读这本书的主播已经很多了,我又参与进来,一为提高自己,二为结缘,三为走向那个心灵宁静的世界。

4912.2万
《老年安乐学概论》陈双奇 著

作者简介: 陈双奇,安徽怀宁人,历史学学士,研究员,长期从事老龄化社会研究,倾力创作“老年安乐学”,积极探索老年人快乐生活之道。陈双奇先生给“老年安乐学”作如下定义: 老年安乐学通过观察和研究老年人的思想和行为,总结和推广老年人安宁并且快...

97.6万
《黑布林英语》《寻找安乐窝》

帕尼离开了村庄,被迫来到了城市找到了一只小狗,她想办法,让小狗有一个新家,最后她偷偷离开了城市来到了村庄,她的父母很急,最后发生了什么呢?

15840
祈愿文

560.6万
祈愿文

32817
祈愿文

3893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边休息,边听文言文——一举两得

116.5万
联愁杀|西泽式安乐椅侦探|脑洞推理

内容简介 · · · · · ·差点被陌生青年杀死的梢绘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却完全不知犯人为何要对自己痛下杀手。经过警方的调查,他们从男子遗留的笔记中发现他极可能是随机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唯独作为最后一个目标的梢绘逃过一劫。然而案发后男子便不见踪...

6928.3万
祈愿的力量

这是一本小而有力量的书,是一本每日可用的实修手册。“我们的身体就像地球”,周围的,甚至千里之外的人、事、行动都能影响我们;目前的、过去的,别人做的、想的,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同样,我们也会影响别人。通过祈愿,我们不仅满足了日常的需求,也与更高的“我”紧密联结。书中提到祈愿与身心的关系、祈愿对于治疗的功效,附录中的精美祈祷文和禅修练习,更进一步帮助我们创造健康美好的生活。

11192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张志新朗读

25.9万
《初中生读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大家好,我是《安心书院》推荐:初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朗读。我们正经历的时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朝阳时刻,我们感受到的万物美好又纯粹,眼睛里闪着光,血液里涌动着热情,而朗读,是探索世界的一条长梯,让我们爬过悬崖看看世界的另一端!

1244686
佛光祈愿文

42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