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千字文儿歌全文拼音及解释

千字文|千字文儿童版|每天学习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382.7万
千字文吟唱( 全文)

【微信公众号:喵小乔讲故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喔~

1270.2万
千字文--我们和千字文的25天

我们与《千字文》的25天    至要莫若教子  至乐无如读书

166807
千字文 全文分章吟诵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2130.2万
千字文 | 全文朗读

《千字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梁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的一篇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自问世以来被称为千古奇文!本专辑将根据千字文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为您全文朗读《千字文》!

5355.4万
千字文

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诵《百家姓》以便日用,懂《千字文》通晓义理。《千字文》是我国出现的最早的启蒙读物,是综合性蒙学读物的开山之作,从隋朝开始流行,成为学生的课本。全文一共一千字,一句四个字,对仗非常工整。它是一本字数不多,但内容丰富的...

351399
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429571
千字文

351590
千字文

241.2万
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北朝周兴嗣编纂的蒙学读物,四字一句,共250句。涵盖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对仗工整,韵律优美。

253362
千字文

11604
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

20636
千字文

125101
千字文

202027
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 周兴嗣 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 对仗 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梁武帝 (502—549年)命人从 王羲之书法 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

33743
千字文

121754
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

16527
千字文

739
千字文

1191
千字文

271066
千字文

576090
千字文

171433
千字文

6440
千字文

      《千字文》是古代帝王为了教诸王书法,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由周兴嗣将其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千字文》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      《三字经》开篇以“人”,《千字文》开篇以“天地”。三周岁以上的小童可结合 指读 方法,开始启蒙。启蒙读物的字,一定要大到孩子能看清笔画。什么是指读?      指读,就是阅读时一边用手指着字一边读,手指既要指准那个字,眼睛又要注意那个字,达到眼、手、口、脑综合运用。这样才能完成字音、字形的结合工作,以达到边读边认字。为什么要指读?      首先,指读可以培养宝贝的手眼协调能力。指读时宝贝的手、眼、口、脑并用,多个器官齐力合作,有利于培养他的协调能力。      其次,指读可以培养宝贝的专注力。小宝贝控制力较差,细微的外在干扰容易导致宝贝们注意力不集中,指读就可以使宝贝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的专注力。

8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