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且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查看沈复简介)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共六卷,分别是:卷一《闺房记乐》(查看闺房记乐原文与翻译)卷二《闲情记趣》(查看闲情记趣原文及翻译)卷三《坎坷记愁》(查看坎坷记愁原文与翻译)卷四《浪游记快》(...
无论是前朝还是今夕,爱情是人类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两千多年前的《关雎》,还是本书中作者沈复记录的夫妻恩爱故事,都让人动容。从故事中体会人生,从他们的爱情中,我们能够获得很多感动,更加能够明白在今日我们怎么和爱人相处,能够有一份契合心灵的爱情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情深不寿,因为拥有了深情自然不负这一生;反之如果我有了万年不腐的寿命,却失去了爱人,要这寿数又有何用...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集,成书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每读此书可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林语堂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集,成书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全书用自传的形式,将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动地记叙下来,文笔大胆,文辞绮艳,读之令人回肠荡气、蚀骨销魂。书中细腻地描叙了秘而不宣的闺房之乐、生死不渝的伉俪深情,详细地记载了他在海外异邦的奇闻逸事,还汇集了儒道佛三家的养生秘诀…… 一位知名作家透露:“我的轰动效应的小说,灵感来自于《浮生六记(笔记杂著卷)》。”林语堂、俞平伯、赵苕狂等诗人学者均对此书爱不释手,纷纷撰文加以评介。
和许多老故事一样,其中有欢乐也有哀伤,有温馨也有酸楚,有热闹也有寂寞;似乎过于平淡,还有点不合时宜,却有一种看似“慢半拍”但永不过时的温暖、悠然和浪漫,当然,还有爱情。
爱是怦然心动,爱是情投意合,爱是志趣相投,爱是念念不忘
在这个名叫人生的大海里沉浮,随浪花翻涌,有浮出水面时,也有沉入海底时,时过境迁,不过一片宁静。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集,成书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1]《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集,成书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
我真诚的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之至美。 ——林语堂
淳朴恬适,布衣菜饭就是中国人至真至美的精神追求“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本书到底有着怎样“眩人的魔力”?这里有“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芸与...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该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荣枯有数,得失难量…以上内容采自百度百科…
卫央读书会第18期《浮生六记》 沈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