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月洒西厢花满楼

西厢记

251255
西厢寻他

#国风提笔难落,纸短情长;独坐西厢旧事如天远,寻他无处相思落云边。

32.6万
西厢记

512030
西厢记

唐德宗时,洛阳才子张君瑞在普救寺偶遇故相国崔珏之女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在丫鬟红娘相助下,冲破封建礼教的代言人——老夫人设下的重重障碍,历尽悲欢离合,最终结为夫妻。本故事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缠绵悱恻,跌宕起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如同身临...

155187.1万
西厢记

西厢记作为古代戏曲作品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有着“神品”的美誉。

644.2万
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作者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河北省保定市西厢记定兴(今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部剧本,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46555
西厢记

242349
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书中的男女主角是张君瑞和崔莺莺。《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

321579
西厢记

诸公已矣,后学莫及。《西厢记》上承唐传奇《莺莺传》,下启明清传奇《牡丹亭》、清小说《红楼梦》、《金瓶梅》等,是一千多年来中国戏曲发展的最高成就。结束《牡丹亭》,开卷西厢记,读曲也是乐事。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

361425
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书中的男女主角是张君瑞和崔莺莺。 《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

262200
三里清风花满楼

世态炎凉,物是人非,离别的人高官俸禄,等待的人别无他求,只剩孤独一人“三里清风花满楼,一骑红尘叹离愁”不及人间烟火,所有情深付诸东流。

2174
《王西厢》

《王西厢》 中国文化的古典戏曲,写得非常的优美,故事情节动人心弦,引人入胜;文笔流畅,辞藻华丽,只可惜典雅深奥,不大好懂。对白接近口语,问题不大,唱词则麻烦了,一般人阅读起来,即使能看“懂”,也是一知半解,身在“朦胧”之中。因之,影响了...

3467
《西厢记》

中国文化的古典戏曲,写得非常的优美,故事情节动人心弦,引人入胜;文笔流畅,辞藻华丽,只可惜典雅深奥,不大好懂。对白接近口语,问题不大,唱词则麻烦了,一般人阅读起来,即使能看“懂”,也是一知半解,身在“朦胧”之中。因此,影响了古典戏曲阅读...

40251
弥生三月花满开

842612
《花满月》-方方

一个嗜赌如命的女人,被社会变迁和政治洪流所裹挟。在无法把控的命运中,赌博就是她的信仰和依靠,令她有了超然物外的境界。

127.5万
弹词《西厢》

163751
茂腔《西厢记》

195127
花满楼同人 绣“花”大盗(完)

(陆小凤)绣“花”大盗 作者:不药当你来到陌生的地方想要搜集信息来确定身份却发现床头的暗格里有一堆精美刺绣外加女人衣物怎么办?更令人绝望的是发现最上面那副绣了一半的牡丹上居然还插着针怎么办?!答案当然是惊悚摸下面!东方不败?不,下面还在的东西告诉他,他不是。“ ”现在松口气?太早了!那明晃晃的腰牌,还有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四条眉毛的人亲切称呼着的 金捕头 无一——不彰示着 他是那个留着长胡子穿着红纱衣骚包绣着牡丹劫镖的绣花大盗金九龄?!子啊,你还是让我穿回去吧!

565万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精品多人有声剧

【内容简介】爱情是什么?为人子女的责任是什么?世俗礼教是什么?张生爱上了崔莺莺,崔莺莺,一位相国的千金,坚强的女子,柔情似水的女子,在世俗和爱情中,安放一个天平。“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不知是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

132.2万
听月楼梅月雪

听风雪夜静待仙人来

1354925
听月楼

《听月楼》,古代言情小说。二十回,不题撰人。卷首有清嘉庆壬申(1812)桂月自序。作者未详。

351151
红楼的夢之镜花水月(八)

10543
西厢记白话版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374.5万
西厢记诸宫调

作者: 董解元诸宫调作品。又称《西厢弹词》、《弦索西厢》,通称《董西厢》。金董解元作。取材于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但根本上改变了原作主题。张生被改写成有情有义、始终忠实于爱情的正面人物,他和莺莺一起为争取自由结合而...

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