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瘟疫小儿歌



背景:伦敦大瘟疫是一场1665年至1666年间发生在英国的大规模传染病爆发,超过8万人死于这次瘟疫之中,足足相当于当时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该次的疾病后来被确认为是淋巴腺鼠疫,一种由鼠疫杆菌造成并以跳蚤为载体的细菌感染。伦敦大瘟疫与1347年至1353年期间侵袭全欧洲,并导致最少7,500万人死亡的黑死病相比规模要小得多,这场前后扰攘大约一年的流行病被人们形容为大灾难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它已经是英国本土最后一次广泛蔓延的鼠疫,之后随着英国政府着手改善地区卫生条件,鼠疫对英国民...

明代的吕得胜为了使儿童诵习有教育意义的儿歌,写了《小儿语》。其特点是语言浅近,人人读的懂。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相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有消极的成份,也有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此书问世以来,很受欢迎,比较普遍的...

一本足以扭转你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的名著首次把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并把传染病列入历史重心威廉·麦克尼尔据以成为世界级史学家的经典著作内容简介公元前430年—前429年,雅典与斯巴达之战胜负难分,一场来去无踪的瘟疫使得雅典失去近四分之一的士兵,由此深刻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后来的历史走向。1520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以六百人征服拥有数百万之众的阿兹特克帝国,他们带去的“致命杀手”天花病毒在墨西哥城中肆虐,就连阿兹特克人的首领也死于那个“悲伤之夜”,于是西班牙人所向披靡。1870年普法战争之际,同样是天花病毒,使两万法军丧失作战能力,而普鲁士军人由于做了预防接种而未受影响,战争胜负改变于朝夕之间。疫病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一代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上世纪前半叶,详实探讨传染病如何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而这些疾病又如何塑造不同文明的特色。他率先将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重新解释人类的行为;他将传染病置于历史的重心,给它应有之地位;他以流畅的笔调、敏锐的推理和高超的技艺,娓娓道出传染病在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瘟疫与人》是威廉·麦克尼尔备受欢迎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宏观论述瘟疫与人类历史关系的史学佳作。《纽约书评》称 “此书从此扭转了人们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纽约客》则认为此书是 “一部真正的革命性作品”。普利策奖得主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盛赞它提出了“富有创新也具有挑战性的历史概念,影响深远”,而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有言:“看待历史的崭新观点,我从《瘟疫与人》中受益匪浅。


可以边唱边跳边说的法语儿歌,每日法语伴读,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志同道合者加微信anniefr20092018,我们共同进步!



了解瘟疫的历史,用有趣有温度的故事来抗击疫病!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小说描述了1665年大瘟疫袭击下的伦敦城。这本小说很可能是基于迪福的叔叔,亨利迪福当时所留下的记录。在这本书中,迪福不厌其烦地为达到效果逼真,巨细靡遗地描述具体的社区,街道,甚至...

这本小说很可能是基于笛福的叔叔,亨利·笛福当时所留下的记录。在这本书中,笛福不厌其烦地为达到效果逼真,巨细靡遗地描述具体的社区,街道,甚至是哪几间房屋发生瘟疫。此外,它提供了伤亡数字表,并讨论各种不同记载、轶事的可信度。本书往往被跟瘟疫当代的记载相比,尤其是塞缪尔·佩皮斯的日记。笛福的记述虽然是虚构的,但比起佩皮斯的第一人称叙事,更为详细和有系统。

宝宝小小儿歌




公元前430年,一场雅典瘟疫夺走半数古希腊人的生命,欧洲中世纪,黑死病是死神的镰刀,1816年,霍乱将恒河圣水变成了毒药,此后多次爆发的流感、鼠疫、肺炎、埃博拉…..组成了一部悲壮的人类抗疫史。那些肆虐全球的瘟疫是如何产生,又带去了怎样的灾难?让...


《小儿岭》的故事发生在“文革”结束,中央恢复高考,知青面临返城,这一特殊时期。而在黑龙江农场局下属的一个工厂——小儿岭水泥厂里的几百名知青也因各种原因做出了各种人生选择,走上了考大学、病退、困退、接班等不同的返城道路。这个工厂的厂长——老李头子,以其正直、刚毅、善良和负责任的性情教育和影响了这批年轻人,帮助他们走过了人生困惑的一程。故事情节真实、曲折、感人,既体现了人性的自然流露又揭示了善与丑的灵魂。故事虽然区分了“好人”与“坏人”,但却脱离了好人与坏人的程...

《小儿语》,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选。此书语言浅近,人人明白。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相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有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此书问世以来,很受欢迎,比较普遍的流行于民间,所以影响很大。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所撰,致力于修身蒙学,很关心儿童的教育工作,主张儿童有知识时,就要进行正确教育。此书语言浅近,人人明白,用四言、六言、杂言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此书问世以来很受欢迎,比较普遍的流行于民间。

愛她,就陪她读经。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童蒙养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