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儿歌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可以称为中国最简短、最精美的文学样式。最适合儿童记诵赏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本专辑精选中国古代(含近现代)五言绝句100首,先读后讲,由浅入深,让孩子爱上古诗,深入读懂古诗。主播代老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学语文教师。
自娱自乐读唐诗!!!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
与绍南文化编订的《唐诗三百首》配套。
与绍南文化编订的繁体版《唐诗三百首》配套。...
绝句产生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绝句形式简短,音节和谐优美,韵味隽永,便于吟诵和记忆。每天几分钟,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注释①迟日:指春天。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诗词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
收录本人几十年来生活和工作尤其是旅行期间写的古体诗五言绝句,“唐诗三百首,吾独爱绝句,五言写真意,省却万千词。”,与各位诗友和爱好者交流与共享。
欢迎收听我的完整版《唐诗三百首原文朗读-配世界名曲》专辑。
专辑名:小绝句歌手:泥鳅Niko...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方言)《菜根谭》道:《阴符经》《素书》《老子》(方言)《庄子》《列子》《抱朴子》《静心...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
韩金英老师 张伯端祖师七言绝句六十四赏析
世上如果有绝句写过的爱情,你期待么?谷雨之后立夏之前,后弦全新弦式曲风力作《绝句写过的爱情》正式上线。这次他一改之前的编曲手法,完全采用轻快浪漫的流行RnB编曲来诠释中国风的内容。古今融合,令人耳目一新。歌曲旋律和节奏朗朗上口,却不乏诗句中藏着的情怀。《绝句》里的歌词运用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的名诗句,串起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配上后弦的演绎,可谓画面感十足,后弦坦诚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中国诗词大会,之前有空看了几集,受到小选手们的感染,忽然很喜欢读诗的味道。于是便有了重读古诗词...
《绝句》是南宋僧人志南(法号)创作的诗词,出自《宋诗纪事》卷九三。表达了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作品原文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jì)短篷, 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译文 译文一 我在参天古树的浓荫下,系了带篷的小船,拄着藜做的拐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译文二 把小船系在参天古树的深阴里,我携了藜做的手杖,它扶持着我走到桥东。二月里杏花开放季节里的蒙蒙细雨沾了衣裳,似湿非湿,迎面而来拂动杨柳的风轻吹在脸上,没有丝毫寒意。 注释 短篷--带篷的小船。 杖藜(lí)--用藜做的拐杖。藜,植物名。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这时的风就叫柳花风,或称杨柳风。在这里引申为春风 作品鉴赏 这首绝美的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诗人走到老树下感觉下雨,便戴上小草帽,继续过桥在细雨中欣赏前方美景。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那小船系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