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老祖送了我一颗无上菩提心
大家好,我是半生菩提吖,分享一下情感生活,新人小白,多多关照
悟心语,明身礼
如果有一个众生,一发菩提心,就会感得十方诸佛护念,就能出生无量无边的功德。
岁月“惠”好……咏荷惠子用温婉,舒缓,疗愈的心语和你说句心里话,让喜悦开花,智慧通达,养菩提心,用金刚目,慧眼看人生!
让心休息,在这里疗伤。心安如水,调理负面情绪,解决烦恼问题。精品佛学美文,福慧双修,开悟智慧,助你圆满人生。在这里,每一篇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不断更新的内容,让你收获满满,无论是精神上的滋养还是生活上的指导,都值得你关注。愿你的每一天都...
《菩提心普作王》(Kun byed rgyal po)可被认为是大圆满的根本密续,而大圆满教法依照传统而言已经师徒传承超过了两千年。它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人唤醒他/她的真实本性:觉悟的本初状态——这可以比作一面镜子,其镜面能反射各种各样存在的现象。介绍这种真知是上师的任务,而深切领悟并把它融入自身的存在则是弟子的任务:只有当这个(任务)得以完成,传统的经文才能成为有生命的文字,以及朝着无上之源的永恒之旅进发的珍贵指南。 事实上,大圆满正如西藏上师们经常所说的那样,不仅可被视为一切佛法证悟的修道之巅,也是其他传统教法和种种修行方法的顶峰。每一个法门的目的,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是要克服二元状态,以此获得不可思议的究竟胜义境界:这种境界正是真正的大圆满上师要给弟子引导的本初状态。 正是这个事实激发了我,为那些对一般的修行探求以及尤其是对藏传佛教感兴趣的读者们奉上一部大圆满的根本教文:“贡觉迦波”,即《普作王》,虽然不是全部内容。在本著作中呈上的《无上之源》密续,它在名称中同时包含了上师、由上师传达给弟子的本初状态、以及弟子长养的知识经验(三种)含义。
作者:清代 省庵大师(公元1686一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讲解贤志法师于1983年8月出家于福鼎资国寺,皈依师为新加坡广化寺住持学航法师,依止圣训长老。曾就学于福州鼓山涌泉寺佛学培训班、福建广化寺佛学院、中国佛学院。1994年毕业后曾在福建省佛教协会工作,同年回到资国寺负责闽东佛学苑教务工作。1995年经全寺僧选举为资国寺监院。现任编辑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宁德市佛教协会会长宁德市青年联合会常委福鼎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福建省福鼎市政协常委《音声海》杂志...
本专辑为《乾隆版大藏经》其中一部经。《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正藏共485函,以千字文编号,从“天”至“漆”,分为大乘五大部经、五大部外重单译经、小乘《阿含经》及重单...
本专辑为《大正新修大藏经》法华部 编号:0307 姚秦 鸠摩罗什译】mp3en (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正13年(1924年)由高楠顺次郎和渡边海旭发起,组织大正一切经刊行会)《[0307法华部]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1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是佛教经典中的一部重要文...
本专辑为《乾隆版大藏经》其中一部经。《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正藏共485函,以千字文编号,从“天”至“漆”,分为大乘五大部经、五大部外重单译经、小乘《阿含经》及重单...
深挖内心宝藏,释放智慧与力量。本课程带你领略菩提心带来的深远影响,它不仅能唤醒你内在的善良与慈悲,更能引导你面对人生挑战时保持平和与智慧。
佛经中有许多寓意深远的故事,传达着解脱、慈悲、平等、无私、善良、诚信及善恶因果的宗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你迷茫、困顿、无助的时候,佛经故事也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启迪。
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不往内关照,无法真正消除迷惑,而不心怀温柔,修行便只剩下受苦。慈、悲、喜、舍都是从内心的温柔中生起的。
身为华夏儿女,老祖宗传承至今的经典,值得我们牢记于心持续修炼
从小,菩提就有计划的接近陈安琪,陈家的大小姐,除了陈家是督军的财政大臣之外,还因为陈家大小姐的乳名跟自己一样,叫丫头。跟陈安琪成为朋友,不断的向她讲述有关顾麟凡的一切,足智多谋,年少有为,而且还英俊潇洒,把自己在十岁那年的元宵节跟顾麟凡在小湖边的偶遇编成故事告诉陈安琪,渐渐地,陈安琪像菩提所希望的那样,爱上了顾麟凡,而且把故事里的丫头当成了自己。一切都向着菩提计划的方向发展,只要陈安琪见到顾麟凡,只要顾麟凡知道,陈安琪就是那年元宵节,在小湖边遇见的丫头,他一定会爱上她,并且娶...
感悟人生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妙法莲华经》咱们干点坐言起行的事情,人生要定目标,不定目标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就处在一种因循守旧状态。人不修禅定不行,没有禅定就没有智慧啊,禅定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戒的意义在于让身口意清净。清净的身口意,就有清净的现实。戒让自己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就不会出现恶缘;戒让自己有所作为,有所作为,就会涌现善缘。这部《菩萨善戒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解决的是个别菩萨不够圆融的问题,对于佛、佛法及菩萨戒有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