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戏说中华五千年

中华五千年

通过每段故事,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更加深入的挖掘中华文化。 培养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增加知识含量,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希望能对小朋友起到了解中国历史,丰富自己内涵的作用。

572718
中华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盘古开天辟地到新中国诞生,鲜活的历史,铸成灿烂的中华文明。

3002.7万
中华五千年

传说中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神话--她创造了天地、自然环境、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化成日月星辰、山川、良田沃土、矿藏,诞生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841.2万
中华历史五千年

281万
《中华五千年》

41500
中华民俗五千年

40875
中华上下五千年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马克思曾说过:"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它反映...

42815.9万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主编:张丽丽 阅读趣味历史故事,了解中国历史脉络,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微信号:hb584151395,共同交流学习。

4071.5万
中华上下五千年

18181
中华上下五千年

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开启智慧!

844044
中华上下五千年

1989154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描述了中国从远古的神话时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进程。全书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选取了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用生动浅显的语言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勾勒出性格鲜明...

304652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诞生过众多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政治家……可谓星光灿烂。正是他们演绎出的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承载着中华民族记忆的传奇故事,形成了华夏历...

3333015.3万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和坎坷,更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成就。专辑中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发孩子的兴趣,故事中蕴藏的智慧,帮助孩子掌握历史规律,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品格,使孩子增长为人处世的智慧。希望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伴随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322590
中华上下五千年

学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只是储备,而且还可以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智慧和道理。茄子姐姐播书也叫王和和,所以封面的演播王和和,也还是茄子姐姐本人哈!跟我一起学习历史吧!这个主要是播的我自己听得学习的,因为我一直很想学历史!

5508
中华五千年 下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之为“史前时代”。中国历史中有传说“伏羲创造八卦”,黄帝时期的“仓颉发明文字”等等,但都无证可考。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继夏而兴起的商、西周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之后是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大约在5000年前,中国人已知道了冶炼铜的技术。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使用铁器;在制陶方面,有了白陶和彩陶;丝织生产也相当发达,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丝织技术。到了春秋时期,制钢技术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空前活跃,涌现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孟子和军事学家孙武等人物。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长达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国家框架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们延用着。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组织30多万人在中国北部修建了绵延5000公里的长城,并生前就开始修筑庞大的坟墓。1974年发现的、守护秦始皇陵的秦兵马俑震惊了世界。8000个如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马和战车栩栩如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和“丝绸之路”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强大的汉王朝。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使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绚丽的丝织品经此源源西运。随着东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也于公元一世纪时传入中国。公元105年,官员蔡伦总结了民间造纸的经验,发明了造纸术,使人类的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汉之后,经历了三国、晋、南北朝、隋等朝代,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李渊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实行一系列开明的政策,把中国封建时期的繁荣昌盛推向了顶峰: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纺织、染色、陶瓷、冶炼、造船等技术也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国水陆交通纵横交错。七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力量不仅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伊犁河流域牢牢扎根,甚至扩展到中亚的许多城邦。中国与日本、朝鲜、印度、波斯、阿拉伯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宋、元、明、清(960—1911年)   唐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时期。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了宋朝(960—1279年)。宋朝曾先后有北宋、南宋,南宋时政权南迁,将北方先进的经济、文化推广到南方,促进了该区域的经济开发。宋代天文、科技以及印刷术均居世界前列,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堪称人类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其孙子忽必烈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271—1368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包括新疆、西藏及云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统一。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至宋元时期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1368—1644年)。其子朱棣(1360—1424年)即位后,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池和宫殿,并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1405年至1433年,他派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七次规模巨大的海上远航,途经东南亚各国、印度洋、波斯湾、马尔代夫群岛,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是哥伦布时代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海上探险。明朝后期,中国东北部的满族人迅速崛起,于1644年建立清朝(1644—1911年),定都北京。清朝最著名的皇帝康熙(1661—1722年在位)统一了台湾,遏止了沙俄的入侵。他还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制定了由中央政府最终决定西藏地方领袖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在其统治下,中国疆土面积超过1100万平方公里。

202595
中华上下五千年

欢迎关注+订阅+分享中华上下五千年是蕴含了中国历史的中国通史,范围大到以至于从上古时期到近代历史现在我录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集是一个关于中国通史的东西,那么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是一个参考资料。初次开始认识历史的人,很多时候对历史的了解,就是像我...

4372.5万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五千年历史,从上古至春秋战国,从秦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又至隋唐五代直到鸦片战争,中华民族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让我们翻开历史,走进历史,与英雄们同行。

26013.4万
中华上下五千年

展现华夏五千年历史长卷,领悟历史兴与衰风云变幻!

632132
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是一部孩子们喜欢听,听得懂的历史!

392547
中华上下五千年

从古老文明的第一声号角起,中国历史经历了五千年漫长而耐人寻味的过程,其间既有辉煌繁荣,也有曲折艰难,过去的历史的积累,铸就了今天灿烂的现代文明。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人们可以从王朝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的智慧,从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经历中...

151153
中华上下五千年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作为中国人,我们只有全面了解民族的历史...

281637
中华上下五千年

龚勋|主编

742321
中华上下五千年

导读DAODU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发生过无数重要的事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些重要的事件和人物,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记述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历史的脉络。书中配有...

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