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德迈克


《傅雷家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这本书获得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及至目前,它在几十年间的发行量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傅雷...

傅雷培育他的孩子,也正和傅雷对待其他一切一般,可看出傅雷是怎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与心力,在对社会、祖国与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的。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使他在海外孤儿般的处境中,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

作者介绍: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伏尔泰、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里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



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在留学期间的往来家信

《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朱梅馥,傅聪简介本书是傅敏先生对这部当代经典的最新修订,以傅雷夫妇为主线,傅聪信以附录形式收入。编排上更重视傅雷家书的思想性和丰富性,对傅家父子之间关于音乐、文学等艺术,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以及对文学艺术名家的讨...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1966年期间写给儿子的家信,在儿子傅聪出国留学间,用一封封家书怀揣着对孩子满满爱意与嘱托,教儿子做人处事,告诉他如何维持做艺术家的真诚,坦白……金庸先生评论《傅雷家书》说: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O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

这本书是十岁那年,父亲赠予我们两姐妹的六一儿童节礼物。每当夜深读着这部书,都让我想起我的父亲。纵观父亲的一生,如何评价?有人说,父亲是“双开”人物(即新旧社会都吃得开),如果仅从表象上看,这种观点似乎也不无道理。但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却...

体悟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用心感受亲情


《傅雷家书》:纸短情长,艺术与人生的深度对谈当喧嚣尘世让你疲惫,不妨静下心来,收听《傅雷家书》。在这本书信集中,傅雷以父亲与朋友的双重身份,向远在异国的儿子傅聪分享艺术感悟、人生哲理。傅雷对艺术的深刻见解,如同一把精准的钥匙,能开启你对...

傅雷夫妇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 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

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学实录,严肃不失亲切,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在其中;不仅反映了亲子交流的重要,也有利于青年学子在阅读中理解父辈,增进沟通。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一本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提高自身修养的好书。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

两代人交流的文字实录,一个父亲的苦心孤诣!

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妻子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至1966年6月。

傅雷家书于一九八一年正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傅雷先生对人生、艺术、文学鞭辟入里的侃侃而谈,让我们能近距离接触傅雷先生贯穿一生的独立自由的人格,感受他真诚、高尚的爱国精神和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形象。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中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是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体现了父亲对儿子苦心孤诣,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