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二星期的感想周记


信人远邮,车马蹒跚山高水远里,都是人间真意盼即赐复,信中见告主播塔拉、主播鸽鸽,与你遇见,拆信的星期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1994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一堂人生课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相爱,或死亡。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米奇.阿尔博姆与恩师“相约星期二”的经历,不啻为一个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机会。这门课震撼着作者,了藉由作者的妙笔,感动了整个世界。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与生活讲和。

相约星期二,人生大课堂,心与心包容,情与情碰撞。

纪实小说。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

直面死亡

思考和感想中难以归类的部分,可以叫杂感。其他思考的较多了另外建里了专辑,比如人生之书、人生学。


何兆武教授的这部口述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它叙述的尽管只是1920年代-19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他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这大概是这本书能够激起读者广泛共鸣的原因。这本书同时又是很个性化的,何先生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忌讳议论先贤的道德文章,既树立了理性的尊严,又使自己的性情展露无遗。在目前这个功利滔滔的的世界上,何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热诚仿佛一股清泉,可以冲洗那些被免得熏染的心灵,使其复现润泽。这也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风范的存照。任何津津乐道于名人八卦消息的解读,都大大偏离了何先生的志趣。久已厌倦标签化历史著作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特别是今天“上学者”和“治学者”,或可藉此思考一下,学应该如何上、如何治。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星期六》的故事发生于2003年2月15日,星期六。故事的主人公亨利•贝罗安是位成功人士——知名神经外科医生,与某报纸律师的婚姻很愉快,与正长大成人的子女关系融洽。不过,他所处世界的...

希望每一个星期三,都能和你在一起。

每周六读一篇文章

上班期间,星期日后是星期一,是一周忙碌的起点!退休了,星期日就是星期七,星期七以后就是星期八,不用上班了! 我是“星期八”的小令33!哈哈,欢迎,欢迎!欢迎你来到“星期八”,欢迎您加入我们的“星期八”!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日常,分享我们的那时...


《拜托了,星期二》是一档每周二播出的非大型生活服务类喜剧播客旨在通过我们主播的残缺的才智为听众及现场观众解决(也不一定)生活中遇到的烦扰、忧愁、困难甚至难言之隐您也可以现场为他人建言献策不用必须真的有所帮助

生活中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 比如东北美食 娱乐健身 职场打拼 鸡毛蒜皮等等小事甚至一句话都会让我每周更新 有可能今天就是你感兴趣的话题呦 早6:30-8:30 晚20:30-22:30我都会在直播间等你 相信早晚我会等到你哟



这是一本被低估的好书,一部纪实作品,一位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叫莫里,在生命的最后14周,给他的学生米奇(也就是本书的作者)上了14堂人生课。这堂课的内容是每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却又是学校不教的课题,包括家庭、婚姻、欲望、社会、衰老、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