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智慧

“中庸之道”在现代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不思进取的代名词,细读《中庸》,你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中庸》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并且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例子,感情充沛地赞美“圣人...

中庸部分经典诵读,读中庸,领略儒家智慧。



邓老师学识渊博,从文字学,音韵学,古汉语学讲解《中庸》,为正统国学传播奉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2023.11.12日开始读诵《中庸》,365天每天不间断!





不间断诵读中庸一年

《中庸》是儒家思孟学派论修养境界的一部伦理学(或称道德哲学)专著。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一书,作为其中一篇。到宋代,朱熹又从《礼记》书 中抽出,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注解,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封建...




第一章先讲天命,特指个人的禀赋,因为每个人的禀赋是自然形成的,因此这里是指包含道德内容的性,如果每个人都遵守各自的信,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有了,常规就是所谓的道从道入手,修饰品行,节操就是教化,因此要求人们自觉加强道德...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

《中庸》是儒家著作,朱熹认为它“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只要认真学习并思考,便可终生受用不尽。



《 中庸 》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 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內文的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为孔子之孙子思子。 宋朝的儒學家對 中庸 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中庸晨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