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斯基可夫

26_30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出生于伏特金斯克市,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 1864年,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1867年,《第一交响曲》在莫斯科首次演出。1870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莫...


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精选,苏联,马雅可夫斯基著 余振编北岳文艺出版社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苏联俄罗斯诗人。他出身子一个林区职员家庭,1921年以未来派诗人登上文坛,早期的作品有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十月革命后,他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一...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

这是典型优秀的大提琴录音,绝对足堪典范。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这张CD中的大提琴录得简直就像是天鹅绒般的柔顺,其音质之美真是难以形容。假若您在聆听时,并不觉得大提琴声音有什么美,也不觉得擦弦质感与琴腔共鸣很自然,那真可惜,有太多很棒的录音被...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的第五交响曲完成于1888年,这部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悲怆三部曲”(即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的承上启下之作。第五交响曲虽然没有标题,但是从保存下来的作者的创作笔记中可以看到,第五交响曲有着明确的标题性创作构思...








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电影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