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菩萨

菩萨处胎经(五卷)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天宫品第一。二月八日夜半,佛卧金棺,以神足力,示处母胎宫殿,集十方菩萨,为文殊说法。游步品第二。与弥勒及分别身观菩萨说法。圣谛品第三。为大众说十住四禅。佛树品第四。化现宝树,说希有法。三世等品第五。...


《金刚经》,欲读懂,极端不易,这早已经是人所尽知的。为此佛陀教义体系之中本就有帮助受众解读之《佛说大乘金刚经论》,佛法经由达摩大师传入东土之后又有五祖专以《金刚般若菠萝蜜经》印心传法,且因此将中华佛法之法脉�象征着中国禅宗六祖的衣钵传承...


殊胜的诸佛菩萨圣号,每日听闻称颂,散播传扬,功德不可思议!

八大菩萨传文殊菩萨传、观世音菩萨传、金刚手菩萨传、弥勒菩萨传、虚空藏菩萨传、地藏菩萨传、除盖障菩萨传、普贤菩萨传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錀。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咒語是佛菩薩的秘密藏中自然流露出的語言,當持誦者念誦真言時,就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相應,而感召不可思議的力量。 念【文殊菩薩心咒】得聰明才智,得大智慧。可破除煩惱與障礙。能開發潛能,增長智慧,破除疑難,增強記憶、伶俐聰辯,了解諸法真實義...



佛菩萨圣号


在这个世间里,我们等于是一个流浪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这个世间的“所依”,我 们从无始以来就都已经深深地误会了。

身为两个孩子的我,依然在学习好何教养好我的孩子,边做边学边调整是我的理念。教育和教养的差别是什么?比如一个小孩子讲话没有礼貌,人们不会批评他没有受教育,而会说没有教养。因此,有一句俗话:“富贵不过三代”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注重教养问题,如果...



菩萨璎珞经(十三卷今作二十卷)(一名现在报经)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普称品第一,普照菩萨问菩萨法,凡二十二句。佛答,当以十德璎珞其体。识定品第二,宝王菩萨请问璎珞戒品?佛答以具戒,施,忍。由达唯识。庄严道树品第三,龙王浴太子品第四,法门品...

阿差末菩萨经(七卷)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无尽意菩萨经》同本。梵语阿差末。此翻无尽意也。在这部经文中,描述了阿差末菩萨的种种功德和神通,以及他如何利益众生、引导众生向善、脱离苦海的故事。该经还强调了菩萨的慈悲心和大愿力的重要性,认为...

聆听佛音。增长智慧。

修学菩提心最系统最圆满的论典

《入菩萨行论》,是说明菩萨如何修行的要典。作者寂天菩萨,梵文 Śāntideva 的意译,(约650~750),为南印度梭罗修多罗国德铠王之子,原名寂铠。他成长以后,不愿继承王位,在登位前夕,逃出宫廷,行至一片森林地带,遇见一个妇女,把他带到森林深处,见...


本书的梵文书名为”菩提萨埵则热亚阿瓦达热“,意思是如何实践菩萨的行为准则,也就是如何才能成为菩提心者。本书共有十章,其核心是阐述六波罗蜜多,第一章 树立菩提心的功德第二章 忏罪第三章 树立彻底的菩提心第四章 不放逸即谨慎自律第五章 严守戒律第...

公元719年,24岁的释地藏带着一条白犬,远渡重洋,九死一生,慕名来到中国求佛法。几年间辗转于佛教名山与得道高僧之间,又于九华深山苦修15年,终于修成正果,重拾本来面目,成就“入浊世而得解脱”的方便法门。作者 明一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