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歇米里尔

里尔克与罗丹

刘志侠著

602249
里爾克詩全集

里爾克詩全集:珍藏版(全十冊)/(奧)里爾克著;陳寧,何家煒譯。商務印書館,2015

791485
米歇尔·福柯 |《词与物》

在文艺复兴、古典(不是古希腊罗马时代、而是现代科学兴起之前那个时代)和现代之间,福柯不认为有知识的进步,倒不如说是我们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福柯所讨论的论点,直到1900年左右,人类才成为科学的对象、并立即使自己成为事物的尺度。福柯批评了现代科学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取向,并预测人类很快将作为科学的对象而消失。福柯拒绝自治主体的提法,而是专注于无意识的超个体结构。这是一本有时很难理解、但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会颠覆我们对欧洲思想史的惯常看法。福柯1966年的作品《词与物》是后现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703.1万
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全

在四卷本的《性经验史》中,米歇尔福柯将他的分析聚焦于我们称之为性和性经验的主题,这项研究的主线不是为了解放性因而反对压抑性,而是为了说明性经验如何引发了一种系统化的认知的意志,一切关于性的知识被系统化为一门性科学。在本书中,福柯对18世纪...

1459878
法布里尔昆虫记

254338
秘密作者柯里尔

心灵修行课

844445
成为 Becoming 米歇尔奥巴马

成为 Becoming 蜕变 英文原版 米歇尔奥巴马自传 美国前总统夫人 Michell BecomingBy: Michelle ObamaPublisher's SummaryNumber one 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Oprah’s Book Club PickNAACP Image Award WinnerAn intimate, powerful, and inspiring mem...

151.4万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

米歇尔·福柯以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人类知识的历史,似乎是在追寻落在时间之外,今天又归于沉寂的印迹。这实际上就是对话语进行描述,但不是描述书籍,也不是描述理论,而是研究通过时间表现为医学、政治经济学、生物学的日常而神秘的总体。本书旨在展示历史...

379967
米歇尔 蒙田随笔集《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是法国人文主义作家米歇尔·蒙田创作的随笔集,于1580-1587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该作内容包罗万象,融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于一体,是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蒙田以智者的眼光,在作品中考察大千世界的众生相,反思探...

493509
哀伤治疗-罗伯特·内米歇尔

在外行人眼里,哀伤治疗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讽刺的是,其实不仅外行这么看,许多专业助人者也持有这样的观点。之所以认为它简单,是因为他们认为丧亲是人类普遍的经验,而且可以使用一些基本的、成套的技术来进行辅导,包括共情式的倾听、正常化来访者的反应,施以心理教育,还有在哀伤的不同阶段提供一般化的支持。然而,哀伤治疗与辅导其实并没那么简单。(美)罗伯特·内米歇尔,编著译者序序言致谢第一部分 工作框架第1章 在场、处理和步骤 哀伤治疗中咨询技术水平的关系框架第2章 哀伤治疗中的共情精神第3章 西拉 哀伤的正念指导第4章 追随哀伤的轨迹 一种哀伤的干预框架第二部分 调节情绪第5章 哀伤监测日志第6章 绘制失落的地形图:是哀伤?不是哀伤?第7章 体验哀伤之痛第8章 适用于丧亲者的精神科药物第9章 正念训练第10章 多次丧失及“影响圈”技术第11章 重构噩梦第12章 形象化预期性哀伤第13章 直觉的幽默感第三部分 和身体工作第14章 类推倾听第15章 拍掌气功第16章 穿过沙子的手第17章 从哀伤中走过,在哀伤中呼吸第18章 保持联结的身体意象第19章 关于身体的写作第20章 信任的身体第四部分 转化创伤第21章 复杂性哀伤和创伤:哪个应该优先治疗第22章 复述死亡故事第23章 呼唤遭受暴力死亡的亲人并与其建立联盟第24章 眼动脱敏和再加工第25章 建构闪回的意义第26章 创伤对话第27章 冲突性家庭和代际间家庭中的创伤性哀伤第五部分 改变行为第28章 行为激活第29章 应对困难的日子第30章 自信心训练第31章 寻找平衡的写作干预第六部分 重构认知第32章 利用行为实验来改变灾难性误解第33章 面对丧失时的合理反应ABC模型第34章 接纳与承诺疗法第35章 合理情绪身体想象第36章 适用于丧失关系的图式疗法第37章 针对儿童哀伤障碍的认知重建第七部分 应对阻抗第38章 “你允许自己感觉不错吗?”第39章 哀伤治疗深层修通时的公开表述技术第40章 哀伤管理中有控制的回避第八部分 寻找意义第41章 通过态度来寻找意义第42章 通过指导性的日志记录来促进意义建构第43章 对丧子父母使用“丧失特征描述”技术第44章 隐喻性再定义第45章 第九部分 重写生命叙事第46章 生命回顾第47章 丧失时间线第48章 虚拟梦境故事第49章 寻找你的声音:创造疗愈的对话第50章 记录儿童的生命故事第51章 故事山第十部分 整合艺术第52章 跨通道的表达性艺术第53章 蒙太奇艺术处方第54章 播放列表第55章 隐喻的沙盘治疗第56章 你的名字里有什么第57章 心的秘密第58章 艺术工作室程序第十一部分 加强记忆第59章 打开家庭相册第60章 纪念的旗帜第61章 回忆片段第62章 孩子们的记忆坊第63章 记忆盒子第64章 大自然的提醒物第十二部分 重新建立联结第65章 介绍死者第66章 通过意象引导想象联结第67章 给死者写信第68章 引导与死者的想象性对话第69章 空椅技术第70章 生命印记第71章 从悲伤到遗赠第72章 时光文档第十三部分 修订目标第73章 为哀伤历程中的自我照顾设定目标第74章 定义自己,展望自己第75章 应对假期的思维导图第76章 沃登模式在战时丧亲中的应用第十四部分 外部资源获取第77章 诗歌与阅读疗法第78章 阅读疗法在儿童中的应用第79章 哀伤和丧失的网络支持第十五部分 与他人一起哀悼第80章 协调社会支持第81章 解决丧亲支持团体关系的破裂问题第82章 与夫妻和家人谈话的技巧第83章 在工作场所建立讨论小组第84章 行善意之举第85章 繁星满天第86章 对慢性精神病老年患者预期性哀伤的团体治疗第十六部分 仪式转化第87章 治疗性仪式第88章 赤足漫步第89章 哀伤螺旋第90章 记忆船第91章 自杀死亡后的支持性“丧失仪式”第十七部分 治疗者的治疗第92章 治愈伤痛的智慧圈第93章 “穿上他的鞋”第94章 减轻助人者的哀痛负担后记贡献者一览表参考文献

882.5万
成为becoming:米歇尔·奥巴马自传

当米歇尔·罗宾逊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的世界还只限于芝加哥南城。在父亲弗雷泽·罗宾逊、母亲玛丽安·罗宾逊的教导下,米歇尔养成了直率敢言、无所畏惧的性格。然而,生活很快就将她带向更遥远的地方:在普林斯顿大学,她第一次体会到作为班里唯独的黑...

6695.4万
英文原版/Becoming 米歇尔自传

158758
《复杂》 梅拉妮•米歇尔 著

还原论是对这个世界最自然的理解方式。它是说“如果你理解了整体的各个部分,以及把这些部分整合起来的机制,它就能够理解这个整体”。只要是精神正常的人就不会反对还原论。 — 侯世达

501.3万
海奥华预言(作者:米歇)尔桉读

635.2万
里尔克给青年的信

里尔克的每一封信,处处洋溢着他对年轻人的理解、支持以及充满睿智的建议,闪耀着慈爱的光芒。

10331
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

341.4万
她不是我妈妈(法)米歇尔普西

2943
里尔克诗歌选集

      奥地利作家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被誉为"自歌德、赫尔德林之后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他的诗集《时辰书》、《图像集》、《新诗甲乙集》、晚年的《献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散文《论山水》和《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论文《罗丹论》、诗体小说《布里格随笔》等等,以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诚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1。里尔克的影响是国际性的,从欧洲大陆到英国、北美,直到辽远的东方。

241.9万
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传》

51.9万
米歇尔·莫里斯《福柯/布朗肖》

读书:或许,对于整个二十世纪下半期的法国哲学来说,同海德格尔的对话和争辩是最重要的思想事件。布朗肖借助马拉美将自己从海德格尔哪里解脱出来——马拉美的“词在说”同海德格尔的“词在说”有根本的不同。而列维纳斯提出了“他者”概念来打破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封闭性;巴塔耶、克罗索夫斯基和德勒兹都是借助于尼采来拒绝海德格尔。所以福柯在他开列的一串外界思想的名单中并没有海德格尔,对他来说,海德格尔或许仍旧待在外界的反面,待在一个内界,待在一个以“存在”为旨归的被语言所覆盖的内界之内。而福柯通过布朗肖,通过布朗肖笔下的马拉美看到了语言的另一面,尤其是现代文学的语言一面,正是在现代文学中,语言开始了不及物写作,开始了自我显示,它所要做的全部事情将仅仅是在一种永恒轮回中一次一次折向自身。

212115
《疯癫与文明》米歇尔.福柯 著

342.5万
布里格手记(里尔克)

487382
里尔克抒情诗选

里尔克抒情诗选

682651
米歇尔·法柏《皮囊之下》原著朗读

《皮囊之下》是法柏的长篇处女作,创作于他刚刚移民到偏僻的苏格兰高地之时。“我从澳大利亚一座繁荣、文化多元的大城市,移民到苏格兰高地的一座宁静孤立又衰败的农场。这种文化上的冲击,让我觉得自己好像降落在另一个星球上。”正是这种疏离感、无归属...

2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