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瑾与轻

身心灵之合,领略国学、宗教的真谛,阐释儒释道三家精要!

南怀瑾先生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于苏州太湖大学堂安详的与世长辞,享年95岁。时任国务院总理***发来唁电,对南怀瑾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人物》 2014-9-25 先生-南怀瑾)

南怀瑾老师,智慧的导师,慈悲的父亲。 本专辑摘录南老师语录。 文章来源: 《南怀瑾老师著作》 儒家 01、论语别裁 02、孟子旁通 03、原本大学微言 04、话说中庸 05、易经系传别讲(完整版) 06、易经杂说 07、历史的经验 08、亦新亦旧的一代 09、中国文化泛言 道家(南怀瑾) 01、老子他说(上下册完整版) 02、庄子諵譁(2017年) 03、庄子諵譁(2010年) 04、庄子讲记 05、我说参同契 06、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07、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08、太极拳与道功 09、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10、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11、列子臆说 佛家(南怀瑾) 01、南怀瑾解读《心经》 02、禅话 03、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 04、南师讲《瑜伽师地论》 05、禅宗与道家 06、禅海蠡测 07、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08、如何修证佛法 09、药师经的济世观 10、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11、金刚经说什么 12、楞严大义今释 13、圆觉经略说 14、定慧初修 15、楞伽大义今释 16、维摩诘经讲记 17、维摩精舍丛书 18、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 19、参禅日记 20、宗镜录略讲 21、唯识与中观 22、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23、南禅七日 24、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 25、习禅录影 新浪微博:“南师如是说”


生与死 怀师当年讲课时,不断重复提起关于生与死的问题。 怀师提醒大家注意「生与死」,未来该如何注意?而生死转换中,有很多不同的情况。某一次的唯识课程中, 怀师再次讲到生死问题,会后有同学提出一些生死相关的疑虑, 怀师一一解答。 可见...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最重要的资料。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在《孟子》书中所记述的,不仅是为政的原理准则,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养的基本。本...



《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选编自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等著作,分为“人生的价值”、“事业的真义”、“圣人与英雄”、“君子与小人”、“读书与学问”、“修身养性”、“人情世故”、“时...

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在家姓陈,十二岁时跟随哥哥出家,出了家后,读一切经典,有些经典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有些经典是别的法师翻,他对有些语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

现代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同学们,大概很少听过《中庸》这个名称了,如果是在中年以上,五六十岁的人,有些一提到《中庸》,还会拿它来当笑料,甚之,还很感慨地说:中国人就是被《中庸》所误,所以弄得国家民族百年来吃尽了苦头。但你如向他请教...






禅宗是我国佛教第一大宗派,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判情趣和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朝野人士,尤其是士大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之与中国文化思想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怀瑾(1918—2012),浙江乐清人。长期精研国学,读书数十万卷,于儒、释、道皆有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学,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宗师,在中西文化界享有巨大声望。本书选取南怀瑾一生重...



这是多年前在一位老友的车上发现的一本书,书虽薄,但内容深厚,可为茫茫人生中之灯塔,随据为己有,一直珍藏。今为朋友们读之,共享。


破译宇宙的密码,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智慧穿透历史思想跨越时空

今日中国,有几人堪称“国学大师”?又有哪位国学大师能促成汪辜会谈,牵头修建金温铁路,让世界级管理大师年年前来听课学习?本书反映了南怀瑾传奇的人生及其重大贡献。